正文

6.女人,歡迎加入單身一族

一個人的老后 作者:(日)上野千鶴子


從兩個人變成一個人,必須經(jīng)歷一段過程,也就是一種喪失的經(jīng)驗。此時最令人傷心的,莫過于失去朝夕相處的另一半。雖然也有所謂的“痛失寵物癥候群”,但哀痛的程度絕對無法與失去配偶相比。

如果認為這種情感只會發(fā)生在鶼鰈情深的夫妻身上,其實太過武斷,畢竟夫妻關(guān)系是一種相當(dāng)復(fù)雜的情感。

尤其是攜手度過漫長歲月的夫妻,彼此的愛憎關(guān)系,就像是定家葛纏繞著式子內(nèi)親王的墳冢般,密不可分⑥。

男人無法承受之重

雖然我的父母稱不上恩愛夫妻,但父親總是非常依賴母親。應(yīng)該說,因為他沒有其他選擇,所以無論生活還是感情上,一切都得依賴妻子,要是失去了這個支柱,生活便會一觸即潰。

母親臨終前還直叨念著:“他那個人啊,要是沒有我的話,大概什么都沒辦法做吧?!保ㄟ@么說來,才會有那么多即使遭受家庭暴力仍不愿離婚的婦女。)心里始終掛念著被自己獨自留在人世的父親。

“一天也好,希望我能活得比他久一點?!蹦赣H如此祈求。

“神明在上,保佑我母親能比我父親長壽。”身為子女的我們也一心祈禱著。但母親終究不敵癌癥侵襲,與世長辭。遭逢喪妻之痛的父親變得十分憔悴,我們也以為父親應(yīng)該不久于人世。母親去世后,父親獨自度過十個年頭,“失去老媽(妻子)的人生已經(jīng)沒什么樂趣可言了?!备赣H曾經(jīng)如此說道,并且過著日復(fù)一日足不出戶的日子。

另外,文藝評論家江藤淳先生,在妻子去世不到一年后,便因為承受不了喪妻之痛,以自殺結(jié)束了生命,與其說是追隨愛妻的腳步,不如說是無法面對痛失身心支柱的人生。

“死對頭”的離開也會讓在世者哀傷

另一方面,妻子的心態(tài)也頗令人費解。根據(jù)近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配偶健在的七十多歲男性所承受的壓力,比起年齡相仿且配偶健在的女性要來得小。至于同世代配偶健在的女性與喪偶的女性,后者的壓力則相對小得多。然而,盡管是“相看兩厭”的怨偶,妻子面對丈夫先走一步的事實,仍然哀傷不已,這就是夫妻關(guān)系不可思議之處。

有位即將步入六十大關(guān)的女性友人,總是抱怨丈夫的不是,后來她先生因病去世。有次與許久未見的她相約碰面,只見她一臉憔悴,感觸良多地說:“明明老想著要是他不在就好了,沒想到等他真的走了,我會這么難受?!?

一早醒來直到晚上睡覺都會碰面的彼此,就算無話可說也得同桌吃飯,一起看電視、挖苦藝人,共同分享子女兒孫的喜怒哀樂,日復(fù)一日地長久相處下來,另一半就像“空氣般的存在”。正因為是“空氣”,一旦失去了便令人窒息,這就是夫妻之間愛憎的深度。若失去了這種持續(xù)數(shù)十年的緊密關(guān)系,孤單、失落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兩個人,才寂寞

盡管如此,單身一族肯定想要反駁:“這可不一定——不懂得規(guī)劃生活的你,也得負點責(zé)任吧?!?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若大半時間都與家人共度,那么與家人以外的人相處的時間,自然就被壓縮了。所謂“兩個人的孤獨”,正是指因為在一起,才覺得寂寞。

與有家室者相比,單身者的優(yōu)點在于能輕松接受別人的好意,尤其用餐時,更是充分發(fā)揮這份無拘無束的優(yōu)點。以我自己為例,想請朋友吃飯時,比起已有家室的朋友,單身友人的確比較容易邀約。

換個角度來看,也是相同的道理。單身一人時,別人也較能輕松開口邀約——“要不要來我家吃飯?”“干脆留下來住一晚吧?”“不嫌棄的話,可以睡我家客廳的沙發(fā)?!薄拔視鰩滋爝h門,要不要來我家???”

出國旅行時,也許會有臨時來自各方朋友的好意,這時我會開心地取消飯店訂房,到朋友家做客。但有另一半的話,可就沒這么方便了。至少別人就會不好意思開口提議:“不嫌棄的話,可以睡我家客廳的沙發(f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