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禪悟的魅力
凡夫轉(zhuǎn)境不轉(zhuǎn)心,圣人轉(zhuǎn)心不轉(zhuǎn)境。
參禪何須向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
學(xué)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托,而是當(dāng)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徹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么大道理,而是徹底認(rèn)識了永恒的自己。悅,來自禪悟的瞬間
只有在生活中自悟自證,才能獲得禪旨的真諦;只有體驗了一種從未體驗過的顫抖和喜悅,才能體驗到禪悟的境界。
唐代的智閑和尚曾拜靈佑禪師為師,有一次,靈佑問智閑:“你還在娘胎里的時候,在做什么事呢?”
“還在娘胎里的時候,能做什么事呢?”他冥思苦想,無言以對。于是說:“弟子愚鈍,請師父賜教!”
靈佑笑著說:“我不能說,我想聽的是你的見解?!?/p>
智閑只好回去,翻箱倒柜查經(jīng)閱典,但沒有一本書是有用的。他這才感悟到:“本以為飽讀詩書就可以體味佛法,參透人生的哲理,不想都是一場空啊!”
灰心之余,智閑一把火將佛籍經(jīng)典全部燒掉了,并發(fā)誓說:“從今以后再也不學(xué)佛法了,省得浪費力氣!”
于是他前去辭別靈佑禪師,準(zhǔn)備下山,禪師沒有任何安慰他的話,也沒有挽留他,任他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智閑來到一個破損的寺廟里,還過著和原來一樣的生活,但是心里總是放不下禪師問他的話。
有一天,他隨便把一片碎瓦塊拋了出去,瓦塊打到一棵竹子上,竹子發(fā)出了清脆的聲音。智閑腦中突然一片空明,內(nèi)心澎湃。他感到了一種從未體驗過的顫抖和喜悅,體驗到了禪悟的境界。
他終于醒悟了,只有在生活實踐中自悟自證,才能獲得禪旨的真諦。于是他立即趕到靈佑禪師身邊說:“禪師如果當(dāng)時為我說破了題意,我今天怎么會體會到頓悟的感覺呢?”
原來悟的魅力就在于:長久地追尋和執(zhí)著地思索之后,突然感受到了宇宙和生命的那種永恒和諧的意義,并且覺悟到這其實是一種固有的東西的時候,就會從內(nèi)心的糾纏中解脫。你會突然間發(fā)現(xiàn),一切都為之改變了。禪,只有悟才能得到
蘇東坡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證悟禪師前去拜見庵元禪師,閑談中就提到了蘇東坡的這首詩。證悟禪師贊嘆道:“這首詩的前面兩句,頗有氣勢,能達到這種地步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他在禪理上一定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否則不會有這樣的成就?!?/p>
庵元禪師卻說:“他只是個門外漢,裝腔作勢罷了,沒什么了不起的!”
證悟禪師道:“‘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若不是有一定的悟性,豈能作出這樣的詩來?”
庵元禪師道:“他離道還很遠(yuǎn)呢!”
證悟禪師道:“是嗎?你能否解釋其中的道理?”
庵元禪師道:“你在這里住一晚上,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證悟回去,輾轉(zhuǎn)反側(cè),總是在想這個問題。不知不覺中,天已亮了,他站在窗邊,聽到遠(yuǎn)處傳來的鐘聲,恍然大悟道: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guān)中欲透身;
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他拿著這個偈語去見庵元禪師,庵元禪師說道:“禪,不是用語言能說的,也不是用文字能寫的,更不是用心思能想的;禪,只有悟才能夠得到?!?/p>
悟,不能只停留在事物表面有一天,禪師把他的三個弟子叫到身邊,然后寫了一句詩:“綿綿陰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比缓髮Φ茏诱f:“現(xiàn)在說說你們對這句詩的理解吧!為什么‘不淋一人’呢?”
第一個弟子說:“兩個人走在雨地里,有一個人卻沒淋到雨,肯定是因為那個沒淋雨的人穿著雨衣。”
禪師沒有作任何點評,對另外一個弟子說:“你來說說你的理解。”
另外一個弟子說:“他說得不對,答案不可能那么簡單。兩個人走在雨里,有一個人卻沒淋到雨,這實在是太奇怪了,我想那肯定是一場局部陣雨,一邊下雨,另一邊沒下雨,所以兩人都走在雨地里,才會一個淋不到雨?!倍U師微笑著,仍然不作任何點評。
第三個弟子說:“你們兩個的原因都太牽強了,什么穿雨衣,局部陣雨!這么簡單的道理你們居然把它說得那么復(fù)雜。其實有一個人沒有淋雨,是因為他走在屋檐下,下雨的時候屋檐下怎么會有雨呢?”他得意洋洋,認(rèn)為禪師一定會贊賞他,可是禪師并沒有贊賞他。
過了一會兒,禪師微笑著對三個弟子說:“今天我把你們叫來,給你們出了這個題目,你們沒有一個人的答案是我滿意的。你們跟在我的身邊,每天參悟佛法,可是總也沒有進展,你們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三個弟子互相看著,慚愧地低下了頭。
禪師緊接著說:“你們都沒有進展的原因就是因為你們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鉆牛角尖。就拿今天給你們出的這個題目來說吧,你們都執(zhí)著于‘不淋一人’這一點上,所以才沒有得出正確的答案。其實,所謂的‘不淋一人’,不就是兩人都在淋雨嗎?”
做任何事都要講究“悟”,只停留在事物表面,永遠(yuǎn)不可能真正地“悟道”。
徹悟本性的人,縱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他,他依然不會覺得寂寞。
佛陀說:“道從心悟?!蔽覀冃薹饏⒍U,要從心中來,向心中去,無怨無悔,無私無欲,讓自己的修道與生活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