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選擇什么,付出什么,得到什么。每一種選擇都對應一種人生,每一個選擇都要付出不同的代價。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有一個人家里老鼠成災,主人就找了一只貓回來捕鼠。這只貓很會捕鼠,但是也咬雞。一段時間后,主人家的老鼠沒有了,同時雞也幾乎都被咬死了。于是,兒子就對父親說:“我們?yōu)槭裁催€要留著一只專愛咬雞的貓在家呢?”父親告訴兒子說:“這里面有這樣一個道理,老鼠不但偷吃我們的糧食,而且還咬壞我們的衣服,如此橫行下去,我們豈不是要挨餓受凍了嗎?沒有了雞,我們只是暫時吃不上雞肉罷了,但是比較一下,這和挨餓受凍又差著一大截呢,我們?yōu)槭裁匆s走貓呢?”
一味地追求所得與所獲而不想付出任何代價是不可能的。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想要得到更多,首先做好失去更多的準備。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一位武術(shù)大師隱居于山林中,人們都千里迢迢來跟他學武。
人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fā)現(xiàn)大師正從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兩只木桶里水都沒有裝滿。
人們不解地問:“大師,這是什么道理?”
大師說:“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夠用。一味貪多,適得其反?!?/p>
眾人越發(fā)不解。
大師笑道:“你們看這個桶?!?/p>
眾人看去,桶里劃了一條線。大師說:“這條線是底線,水絕對不能超過這條線,否則就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開始還需要畫一條線,挑的次數(shù)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條線了,憑感覺就知道是多是少。這條線可以提醒我們,凡事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p>
眾人又問:“那么底線應該定多低呢?”
大師說:“一般來說,越低越好,因為這樣低的目標容易實現(xiàn),人的勇氣不容易受到挫傷,相反會培養(yǎng)起更大的興趣和熱情。長此以往,循序漸進,自然會挑得更多、挑得更穩(wěn)?!?/p>
誠然,在制定和規(guī)劃自己目標時一定要“取法乎上”,但一定不要太脫離自己的實際情況。挑水如同武術(shù),武術(shù)如同做人。循序漸進,逐步實現(xiàn)目標,才能避免許多無謂的挫折。
知是知非,知非便舍
慧遠禪師年輕時喜歡四處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嗜煙的行人,兩人走了很長一段山路,然后坐在河邊休息。那位行人給了慧遠禪師一袋煙,慧遠禪師高興地接受了行人的饋贈,然后他們就在那里談話,由于談得投機,那人便送給他一根煙管和一些煙草。
慧遠禪師與那人分開以后,心想:這個東西令人十分舒服,肯定會打擾我禪定,時間長了一定會惡習難改,還是趁早戒掉的好。于是就把煙管和煙草全部都扔掉了。
又過了幾年,他迷上了《易經(jīng)》。那時候正是冬天,地冷天寒,他于是寫信給他的老師,向老師索要一些寒衣,然后托人送到老師那里。但是信寄出去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冬天已經(jīng)過去,山上的雪都開始融化了,老師還沒有寄衣服來,也沒有任何音信?;圻h禪師于是用《易經(jīng)》為自己占卜了一卦,結(jié)果算出那封信并沒有送到。
他心想:“《易經(jīng)》占卜固然準確,但如果我沉迷此道,怎么能夠全心全意地參禪呢?”從此以后他再也不接觸《易經(jīng)》之術(shù)。
之后,他又迷上了書法,每天鉆研,小有所成,有幾個書法家居然也對他的書法贊不絕口。他轉(zhuǎn)念想到:“我又偏離了自己的正道,再這樣下去,我很有可能就成為書法家,而成不了禪師了?!睆拇怂恍膮⑽颍艞壛艘磺信c禪無關(guān)的東西,終于成為了一位禪宗大師。
明白自己的目標固然可貴,但更可貴的是為了成就目標而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一旦知道了自己的所為與目標相悖,便要立刻改正,這是達到目標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