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自助者有天助

給大忙人看的佛法書1 作者:吳正清


喜歡自己,熱愛自己,相信自己。在造物主眼中,每一個人生來都是一個奇跡,要想讓這個奇跡得到別人的認(rèn)可,就要勇于嘗試,敢于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

山高怎阻野云飛

善靜和尚27歲時棄官出家,他去樂普山投奔元安禪師,禪師令善靜管理寺院的菜園,在勞動的過程中修行。

有一天,寺內(nèi)一位僧人認(rèn)為自己已經(jīng)修業(yè)成功,可以下山云游了,就到元安禪師那里向他辭行。當(dāng)然,下山是要得到禪師的批準(zhǔn)的。

元安禪師聽了僧人的請求,笑著對他說:“四面都是山,你往何處去?”

僧人無法想出其中蘊涵的禪理,只好轉(zhuǎn)身回去。

那人無意間走進了寺院的菜園子。

善靜正在鋤草,看見僧人愁眉苦臉的樣子就驚訝地問:“師兄為何苦惱?”

僧人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

善靜馬上想到“四面的山”就是暗指“重重困難”、“層層障礙”。元安禪師實際上是想考考僧人的信念和決心。可惜,僧人參透不了師父的旨意,于是笑著對僧人說:“竹密豈妨流水過,山高怎阻野云飛。”意思是: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高山都無法阻擋。

僧人于是又來到元安禪師那里,對禪師說:“竹密豈妨流水過,山高怎阻野云飛?!?/p>

僧人以為師父一定會喜笑顏開地夸獎他,然后準(zhǔn)他下山,誰知元安禪師聽后,先是一怔,繼而眉頭一皺,兩眼直視僧人道:“這肯定不是你擬的答案!是誰幫助你的?”

僧人見師父已經(jīng)察覺,只好把善靜和尚的名字說了出來。

元安禪師對僧人說:“管理菜園的僧人善靜和尚,將來一定會有一番作為的!他都沒有提出下山,你還要下山嗎?”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關(guān)鍵在于自身,只要下定決心,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生命需要自己把握

神會禪師前去拜見六祖,六祖問他:“你從哪里來?”

神會答道:“沒從哪里來?!?/p>

六祖問:“為什么不回去?”

神會答:“沒有來,談什么回去?”

“你把生命帶來了嗎?”

神會答:“帶來了?!?/p>

“既有生命,應(yīng)該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

神會答:“只有肉身來來去去,沒有靈魂往往返返!”

六祖拾起禪杖,打了他一下。神會毫不躲避,只是高聲問:“和尚坐禪時,是見還是不見?”

六祖又用禪杖打了三下,才說:“我打你,是痛還是不痛?”

神會答:“感覺痛,又不痛。”

“痛或不痛,有什么意義?”

神會答:“只有俗人才會因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頭和石頭是不會感覺痛的?!?/p>

“這就是了!生命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觀念,舍棄一切塵想與貪欲的。見與不見,又有什么關(guān)系?痛與不痛,又能怎樣?無法擺脫軀殼的束縛,還談什么生命的本源?”

六祖又說:“問路的人是因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還用問嗎?你生命的本源只有自己才能夠看到,因為你迷失了,所以你才來問我有沒有看見你的生命。生命需要自己把握,何必問我見或不見?”

神會默默禮拜合十。原來生命就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觀念,舍棄一切塵想與貪欲。

靠自己踏實地行走院子里有兩棵樹。因為有高墻的庇護,一棵樹長得高大挺直,從容秀立。而另一棵樹就大不一樣,因為要自己去承受風(fēng)雨的襲擊,它不得不隨風(fēng)擺蕩,樹干也就彎曲斑駁,非常難看。夏天,一場罕見的臺風(fēng)襲擊了城市。臺風(fēng)過后,人們被眼前的情形驚呆了:高墻倒了,那棵秀立的大樹也被齊腰折斷,然而那棵斑駁的老樹,雖然又傾斜了一些,但依舊傲然向上。一個人如果一味地尋求庇護,那么在真正的風(fēng)雨面前是不堪一擊的。人,還是靠自己踏實地行走最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