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早期教育,全面培養(yǎng)孩子(7)

卡爾-威特的教育智慧 作者:(德)卡爾·威特


對于卡爾所犯罪的每個錯誤,我總是盡力搞清事實,避免錯怪他。在責備他或者禁止他干某件事時,總是要說明原因,使他明白其中的道理,因為這樣做就不會使孩子的理性和判斷力受到損害。如果孩子失去了正常的判斷力,他的一生就不能正確地判斷是非了。世界上有太多的孩子的是非觀念被扭曲了,這是社會發(fā)展的最大障礙。

卡爾小的時候,也喜歡說一些他自認為很俏皮的話。有一次他當著客人的面說了幾句他剛剛學會的俏皮話,我連忙給客人道歉:“請您不要在意,這個孩子一直在鄉(xiāng)下生活,難免不懂禮儀。”卡爾聽我這樣說了,也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后來他問我:“爸爸,我并沒有覺得那些話對別人有什么傷害,你為什么要道歉呢?”

“也許你看到的是這樣,但是,別人有沒有不高興,你怎么知道呢?永遠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看待事情?!?/p>

孩子做了不得當?shù)氖?,不要立即去責罵他,先要讓他去思考犯錯的原因,對于每一件事,父母都要做正確而理性的分析,不然孩子自己根本不會去判斷到底是對還是錯。父母的教育就是為了讓他學會辨析,從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我這樣對兒子講道理,我想絕不會傷害他的判斷力。

為了說明我這種教育方法的好處,我想對此作進一步的論述。通過我的解釋和分析,卡爾基本上就會明白自己錯在哪里了。鼓勵孩子思考“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并最終形成判斷。

古語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相互的理解和尊重是很重要的,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隨時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學會換位思考,盡量去體會別人的感受和心情,當你學會換位思考的時候,就會在遇到問題時多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這是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原則,孩子也要從小就學會這個原則,孩子的思想處于單純幼稚的階段,父母教育孩子要誠實有信,也要考慮到不去傷害別人的自尊心。面對這些矛盾和是非的時候,要讓孩子學會理性地去判斷和選擇。

聽了這樣的開導,兒子由于年幼肯定還是感到困惑,因為孩子的心理還沒有辦法像成年人那樣去思考問題。而有的父母也可能會認為我這樣的處理方式未免太過世故,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不誠實的感覺,但是我仍然堅持這樣做??柨偸钦f實話,他認為這是種美德。當然沒錯,誠實是種美德!可是,如果不分時宜地說實話,就很容易讓別人產(chǎn)生不愉快。這是一個很巧妙的處理過程。

卡爾無法理解我的用意和態(tài)度,他堅持自己說的是真話,這時常讓我的朋友感到尷尬和為難,因為卡爾的確說的是真話,他們自然也無法和一個小孩子計較,但是他們心里肯定非常懊惱。所以,我總是對卡爾的行為給予抱歉,事情發(fā)生的次數(shù)多了,卡爾也就慢慢地意識到了自己的過失,雖然他依然不能明白他真正的錯誤。

我會列舉很多例子來說明語氣不當帶來的困惑和后果,對于孩子不明白的事情,父母一定要充滿耐心地去講解。

“雖然你說的是真話,但是你說的事情又是誰不知道的呢?其他人都沒有明白地說出來,就說明這些話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所以大家都不會講出來,這是對別人的尊重。我們相互知道了對方的缺點,但是都保持著友好和禮貌,不直截了當?shù)刂v出來,就避免了尷尬,這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啊。”

經(jīng)過我的提示,卡爾真正明白了我的意思,從而改進了他自己的做法。當孩子的行為脫離了正確的做法時,父母應該耐心及時地引導,一味責怪無法糾正孩子的錯誤。

不要專制地管理孩子,那樣會損害他的天性,損害孩子的理性和判斷力。我對卡爾在這方面的教育做得很好。打罵這種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達到父母的教育目的,而且會使孩子形成說謊、冷漠、孤僻、仇視、攻擊等心理問題,而這往往會成為孩子日后不良行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也會造成孩子出走、自殺等終生遺憾事情的發(fā)生。他們不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刻板地說教、粗暴地打罵、無情地強制、精神的虐待,不僅惡化了親子關系,還讓孩子喪失了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個性的健全發(fā)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