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種蘑菇的切葉蟻
一天,我在森林里與一列密密麻麻排成長隊的淡褐色螞蟻不期而遇。隊伍中的每一只螞蟻都用雙顎高高舉著一片綠葉,顫顫巍巍而又匆匆忙忙地向前奔,情景蔚為壯觀。
我好奇地逆著螞蟻的隊伍向后走,百米開外,迎面有一棵大約50米高的粗大喬木,螞蟻的隊伍一直挺進到枝葉茂密的樹冠層。原來,它們是從那里剪下一片片的樹葉。我估計,這一大群螞蟻至少有上百萬只??粗@些來來往往、忙忙碌碌的小生命,我贊嘆它們勤奮的精神,更折服于它們眾志成城的士氣。
其實,這些螞蟻并不直接吃樹葉,而是將葉子從樹上切成小片帶到蟻穴里發(fā)酵,然后取食在其上長出來的蘑菇,所以人們通常稱它們" 切葉蟻"或" 蘑菇蟻"。昆蟲學家曾仔細研究過切葉蟻的巢,里邊竟像個輝煌的宮殿,分為蟻后室、幼蟲室、保育室、儲藏室等等,四通八達,十分寬敞。
切葉蟻的食品加工過程很有趣:體型最大的工蟻離巢去搜索它們所喜好的植物葉子,利用刀子一樣鋒利的牙齒,通過尾部的快速振動使牙齒產(chǎn)生電鋸般的振動,把葉子切下新月形的一片來。同時,它們發(fā)出信號,招來其他工蟻加入到鋸葉的行列中來。切下一片葉子的工蟻就背著自己的" 勞動成果"回到蟻穴去。它們每分鐘能行走180米,相當于一個人背著220千克的東西,以每分鐘12千米的速度飛奔,可見其速度與體能之驚人。
在蟻穴里,較小的工蟻把葉子切成小塊,然后再切磨成漿狀,并把糞便澆在上面;其他工蟻在另一間洞穴里把肥沃的液漿粘貼在一層干燥的葉子上;還有的工蟻從老洞穴里把真菌一點點移過來,種植在葉漿上。真菌在上面像霧一樣擴散,一大群矮腳蟻管理著真菌園。
切葉蟻與真菌之間存在著一種古老的共生關(guān)系,它們相依為命,誰也離不開誰。切葉蟻用昆蟲的尸體或植物殘渣之類的有機物質(zhì)培育真菌。它們把真菌懸掛在洞穴的頂上,并用毛蟲的糞便來" 施肥";而收獲的真菌能養(yǎng)活成千上萬的切葉蟻。
切葉蟻對" 菌園"的管理十分認真,特別是那些專門擔任警衛(wèi)工作的兵蟻,簡直不敢離開一寸,生怕外來蟻入室偷竊。一旦發(fā)現(xiàn)不速之客,它們個個勇猛異常,與入侵者展開殊死搏斗。由于這一特性的存在,它們也成了圭亞那印第安外科醫(yī)生做縫合手術(shù)時的好幫手。這些土著醫(yī)生先將病人的傷口對合,然后操縱兵蟻用其雙顎進行" 縫合";然后剪去蟻身,留下的蟻頭就會起羊腸線的作用,將傷口縫合得很緊密。
不過,切葉蟻有時也會切昏了頭。它們跑出森林,落戶到印第安人的部落里掠食木薯葉,土著因此對其深惡痛絕。但反過來講,切葉蟻其實遠在人類出現(xiàn)之前,就在茫茫林海里開始耕作了。與它們相比,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只是剛剛落戶的" 新移民"。當農(nóng)民把蟻穴搗毀和焚燒時,工蟻會把所有的幼蟻搬遷到新的蟻穴中去。蟻群中有一種身高體大的兵蟻,其主要職責是防御大的侵襲。
這些兵蟻一般守衛(wèi)在巢穴里,只有在接到蟻穴有重大災(zāi)難的信號時,它們才奮起還擊。幾千只兵蟻爭先恐后從地下蜂擁而出,舍身保護家園。不難猜想,切葉蟻與當?shù)剞r(nóng)民之間的紛爭還會長久地持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