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方法
目前新婚夫婦都進行計劃生育,以便到適當?shù)哪挲g生育。一般來說,年輕夫婦結婚1年,如不采用避孕方法約有94%可懷孕,到2年可以有98%懷孕,只有2%左右的夫婦到2年時仍不懷孕,稱為原發(fā)性不孕,這是很少的一部分。
目前所用的各種避孕方法,都是經(jīng)過長期研究試用的,能起避孕的作用,而不會影響女性以后懷孕,有的方法在使用時失敗還會導致懷孕。結婚2年后的不孕發(fā)生率很低,各種避孕方法又不會引起不孕,因此擔心避孕會導致不孕的顧慮是可以打消的。
至于采用何種避孕方法好,建議新婚夫婦進行婚前避孕方法的咨詢,根據(jù)每種方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而采用不同方法。如月經(jīng)稀少的女性,建議采用避孕套避孕而不用口服避孕藥,以減少發(fā)生閉經(jīng)的概率。
哪些人要暫緩生育
女方有心、肝、腎、肺等慢性病,尤其在這些器官的功能不正常時不宜受孕。
一方患有急性病毒性感染,如流感、風疹、傳染性肝炎、病毒性腦炎等,易造成胎兒畸形。因此,在治愈后才可受孕。
梅毒、淋病等性病未治愈時,應暫緩懷孕,患者要積極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治療,待性病治愈后再考慮懷孕。
女方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時,受孕前應找婦產(chǎn)科醫(yī)生咨詢,確認所服藥物對胚胎無害才能受孕,或者停藥一段時間后再懷孕。
影響結婚和生育的其他疾病患者。如心、肝、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未完全控制的糖尿病,甲亢未經(jīng)治療或未緩解等。這些疾病患者一般均應暫緩受孕,病情嚴重的,妊娠后可能危及孕媽媽生命安全,則不宜生育。
哪些人不宜生育
按照優(yōu)生學原則,患有下列遺傳病的患者,所生子女發(fā)病危險大于10%,在醫(yī)學遺傳學上屬高發(fā)危險率,故不宜生育。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如骨骼發(fā)育不全、成骨不全、馬凡氏綜合征、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多發(fā)性家族性結腸息肉、黑色素斑、胃腸息肉瘤綜合征、先天性肌強直等。這類遺傳病的顯性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上,患者的家族中,每一代都可以出現(xiàn)相同病患者,且發(fā)病與性別無關,男女都可發(fā)病?;颊吲c正常人婚配,所生子女的發(fā)病危險為50%,故不宜生育。
染色體病
先天愚型等染色體病患者,所生子女發(fā)病率超過50%,同源染色體易位攜帶者和復雜性染色體易位患者,其所生后代均為染色體病患者,故都不宜生育。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夫婦雙方均患有相同的嚴重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如先天性聾啞、苯丙酮尿癥、白化病、半乳糖血癥、肝豆狀核變性等,不宜生育,因為其所生子女肯定均為同病患者。
X連鎖顯性遺傳病
由于患者的顯性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所以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患者的后代,不論兒子還是女兒,均有50%的發(fā)病危險成為相同病患者,故不宜生育。而男性患者的后代,女兒百分之百患病,兒子正常,因而可生育男孩,限制女胎。
X連鎖隱性遺傳病
這類遺傳病常見的有血友?。?、血友?。潞瓦M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等。由于隱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故患者多為男性。男性患者與正常女性結婚,所生男孩全部正常,但女兒均為致病基因攜帶者。若女性攜帶者與正常男性結婚,所生子女中,兒子有50%的可能會患病,女兒全部正常。
多基因遺傳病
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郁性精神病、重癥先天性心臟病和原發(fā)性癲癇等多基因遺傳病,發(fā)病機理復雜,遺傳度較高,危害嚴重,患者不論男女,后代的發(fā)病危險大大超過10%,均不宜生育。
由于遺傳病種類繁多、遺傳方式多樣,對后代的影響也不同,因此遺傳病患者在考慮生育問題時,應該進行遺傳咨詢,在咨詢醫(yī)生的指導和幫助下,做出明智而理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