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軒是金陵城內(nèi)一家名氣極大的古玩行,這家古玩行之所以盛名遠播,全因它的老板古小樓,此人自號“峻石”,大江南北古玩行里提起“峻石先生”,幾乎是無人不曉,這人天生過目不忘,廣聞強識、博古通今,對歷朝歷代的古器珍玩、名家大師無所不知,但凡一件有些來歷的古玩,無論是有典籍可考的實據(jù)還是坊間流傳的軼聞,他都能娓娓道來。
“北京建福宮,金陵古小樓”,葉迎風雖然與這江南名士素未謀面,但對此人的名字可是如雷貫耳,正色道:“能得峻石先生如此推崇,秋大爺?shù)难哿ψ匀皇呛翢o疑問!”葉迎風低頭喝了口茶水,無意中瞥見伺立于角落中的金釧兒頭頸微側(cè)著,神情專注,心頭不由一動:難道自己誤會了秋明月?
“不知峻石先生所評述的鑒玉三甲還有哪兩位高人?”葉迎風好奇地請教道。
好勝是人之天性,秋明月也在所難免,能夠有機會“指教”葉迎風讓她很是愉快,豎起兩根如玉纖指,模仿著古小樓的口吻道:“說起鑒玉,尊師神眼李四爺久居京城,不但慣見四方珍品,更有機會見識到皇宮里流出來的異寶,經(jīng)驗之老道、見聞之廣博難有出其右者,所以三甲之中自然有李四爺?shù)囊幌兀 ?
葉迎風聽得暗暗點頭,古小樓能博得偌大的名聲的確不是僥幸,眼光頗為獨到,古玩鑒賞這一行可不同于八股應(yīng)試,做得錦繡文章便可贏取金榜題名,鑒古之道講求的知行并舉,眼力的琢磨提升須得靠經(jīng)驗積累,古小樓便是明證——此人鑒古的眼力公認不過是平平而已。
李四爺雖已金盆洗手,其聲望卻不降反升,葉迎風對于自己師傅的眼力最清楚不過,聽秋明月的意思古小樓居然只將師傅排在了第二,愈加好奇還有誰鑒玉之術(shù)竟然比師傅還要高明?
“洛陽花家的花九爺!”秋明月壓低聲音,一臉神秘地說出了古小樓所排“鑒玉三甲”的“狀元”。
又是花家!葉迎風的身子一僵,眼底猛地閃過一抹難以察覺的厲芒。
秋明月見葉迎風神情僵滯,還以為他沒聽過花家,認真地說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別看這個花家沒什么名氣,我舅舅說厲害著呢!”
葉迎風屏息傾聽,結(jié)果等了好一會兒秋明月也沒有繼續(xù),不禁愣?。骸熬瓦@些?”
“我知道的就這些嘛!”秋明月被問得有些不好意思,羞惱地送了他一記白眼。
“小人、小人聽老爺說過江南秦家也很厲害……”帶著怯意的低弱聲音從角落傳了出來,是幾乎讓秋明月忘記了存在的金釧兒。
葉、秋兩人愕然的目光同時望來,金釧兒如受驚的兔子一般,飛快地低下了頭,緊張地絞繞著手中的方帕,聲如蚊吶,結(jié)結(jié)巴巴地告罪道:“小人一時嘴快,請小姐、小姐責罰?!?
秋明月朝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金釧兒做了個鬼臉,哼道:“嘴長在你的身上,想說就說,這是民權(quán),我為何要責罰你?”
“民、民權(quán)?民權(quán)是什么?”金釧兒壯著膽子問道。
“民權(quán)就是……說了你也不明白!”秋明月不以為然地撇了撇嘴角,“在你眼里,老爺和姨太太比天還大!”
不懂“民權(quán)”為何物的不止是金釧兒,還有葉迎風,不過他現(xiàn)在琢磨的卻是另外的事兒:從他無意中發(fā)現(xiàn)金釧兒似在偷聽他與秋明月的談話,他便開始悄悄地觀察,幾次刻意將聲音降低,金釧兒果然探身側(cè)耳,而且嘴唇一直無聲地微微蠕動,葉迎風想了想才恍然大悟:這個小丫鬟在暗記自己與秋明月的談話!
葉迎風開始還有些好笑,自己與秋明月兩人這半天不知道說了多少話,金釧兒這般死記硬背又能記得住多少?
身為下人本就是主子的耳目,葉迎風起初也并未在意,他以為只是內(nèi)宅爭寵的陰晦事,那位姨太太在秋明月的身邊安插耳目罷了。
直到金釧兒不顧規(guī)矩突兀插言,而且說的還是秦家時,葉迎風的警惕之心陡增:此事顯然并非如他先前所想的那般簡單,真的只是“失言”嗎?他絕不信秋家這樣大戶人家的下人會犯這種愚蠢至極的錯誤,他的心頭猛地劃過一個讓他毛骨悚然的閃念……
有人看破了他的身份!至少已懷疑他與秦家有關(guān),金釧兒的話是有意的試探!
沿著金釧兒,葉迎風自然而然便想到了秋葉白的身上,他又回憶這幾天來秋葉白的言談舉止,果然讓他找出了一些不太對勁的地方,只因秋葉白的手段極高明,當時并不覺得古怪,這時仔細想來分明是旁敲側(cè)擊的試探!
葉迎風面上不動聲色地與秋明月談天說地,心里卻已掀起了驚濤駭浪。
婉拒了秋葉白父女留飯,葉迎風告辭離開秋府,回客棧的路上,他的太陽穴還突突地跳個不停,竭力反思著自己究竟哪里露了破綻。
與秋葉白的初次謀面是在鐵家,當時他才剛剛抵達神目臺,似乎從聽到他的名字開始,秋葉白的態(tài)度就變得有些耐人尋味……
開始他還以為是李四爺?shù)脑?,不過這種想法很快就被他否定——從始至終秋葉白對李四爺只字未提,而后他又猜測是因秋明月對自己的欣賞而愛屋及烏……
葉迎風狠狠地攥了下拳頭,這說明在見面之前秋葉白就已經(jīng)知道了他,并對他的身份有所懷疑!
難道是自己在火車上與夏言秋的談話被人偷聽,而恰巧這人又是秋家的人?這個猜想甫一生出就被葉迎風否掉,世上哪有如此巧合的事情?退一萬步講假若果真如此,那談話的內(nèi)容就足以證實他是秦家傳人,秋葉白又何必費盡心機一再試探于他?
轉(zhuǎn)念之間,葉迎風心頭一動:莫非走漏身份的不是他,而是夏言秋?有人從夏言秋懷疑到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