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請領導,以“討教”為引子
在各種社會組織中,你或者是領導,或者是下屬,也可能既是領導又是下屬。上下級關系融洽與否,對集體而言,直接影響著團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決定著團體的社會形象和經(jīng)濟效益;對個人而言,則影響著交際雙方的情緒、心境,制約著雙方的生活和事業(yè)的成敗。在宴請中,處理好上下級關系,掌握領導與下屬之間的溝通藝術,既能為組織營造和諧的人際氛圍,又能使交際雙方心情舒暢、工作順利、事業(yè)成功。
上下級之間,飯不僅能吃而且還很有吃的必要,那么作為一個下屬,應當如何向你的老板發(fā)出飯局的邀請?
有人曾精辟地總結出男人的兩大考驗:一是陪老婆逛街,二是請老板吃飯。何也?因為這對一個人的表現(xiàn)是場綜合性的考驗,而且都極有可能吃力不討好,勞而無功。
陪老婆逛街倒也罷了,老婆畢竟是你的老婆,表現(xiàn)不到位,她終歸還是會體諒你的;請老板吃飯,問題就復雜些,老板的下屬多多,你和他的關系,不是一對一那么明朗化,單是你請他,他能不能到場,就是個問題。
某職員由于資歷淺,總想和老板拉關系,但他幾乎找不到和老板單獨接觸的機會,為此非??鄲?。不久,他寫了一張精美的請柬,通過快遞公司送給了老板,并到酒樓預訂了房間。沒想到,那天下午他正準備到酒樓等老板,行政處的人突然來到他面前,手里拿著小禮物,說代表老板和公司祝他生日快樂,還批評他直接走上層路線,瞧不起哥們兒。他一陣臉紅,怯生生地問“老板呢”,同事說老板陪客戶打高爾夫球去了。這位職員萬分羞愧。
在物質(zhì)短缺的時代,吃了別人的嘴軟,這一招特別管用。但是別忘了,對于老板來說,他們早就過了溫飽階段,除非是為了業(yè)務,否則根本不會為了吃飯而吃飯。作為下級,特別是級別相差較大的下級,貿(mào)然請上司吃飯是非常徒勞的:他對你的用意早就洞察,怎么會吃你那一套呢?
當你還是新人時,邀請老板吃飯會使他不舒服。因為他跟你去吃飯,為了公平,他必須接受每位新人的邀請。而且他也可能覺得有回請的必要,這會耗費他的精力。
當然,這并不意味老板就不可請了。請老板吃飯,要選擇時機,如很重要的工作告一段落,最好是大功告成、任務圓滿完成之時,或者你剛得到提升或者你想給老板一個很重要的建議時。這種邀請,就不顯得那么沒有分寸。
另外,老板和下屬是通過工作關系聯(lián)系到一起的,每個當老板的人,無不關心公司的成長和他個人的工作業(yè)績。請老板吃飯,應當把重點放在有益于工作的事物上,這樣,不但能引起老板的興趣,還可能獲得他額外的賞識。
高銘宇服務于一家軟件公司,是老板眼里的紅人。他的專業(yè)水平很不錯,在為人處世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即使請上司吃飯這樣的小事,他處理起來,也讓人心情愉快,樂于接受。他常常會這樣說:“X總,這份文獻不錯吧?昨天我在一家專業(yè)網(wǎng)站上還看到了一份更加權威的文獻!只是昨晚太晚了,沒來得及及時下載……這樣吧,我現(xiàn)在就回家下載那文獻,晚上我們一起吃飯,然后我再把那文獻交給您?”或者是:“X總,您的觀點對極了,我真的是對您佩服得五體投地!看這時間,也不早了,這樣吧,我們找個地方,一起吃飯,然后您再就這個觀點繼續(xù)和我深談一下?公司附近有家西餐廳,環(huán)境棒極了,極其適合聊天。走吧!我們現(xiàn)在就過去?”
這樣的邀請,既誠懇又大方,老板們大都會欣然接受的。
如果你的老板很忙,請他喝個下午茶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如今下午茶已儼然成為商務溝通中的一份“甜點”,它雖沒有正式餐會的那份奢華與氣派,但正如飯后甜點,吃起來舒心。有些公司尤其是外資公司常常會設一個專喝下午茶的休息室,這個時候,大家喝喝咖啡、吃吃點心,其樂融融。平日里,老板可是不容易隨便套近乎的,那么,下午茶的時間可就得好好利用了,這個時候接觸老板既輕松也不會惹來嫉妒。
一些細心的人,會注意到老板喝茶的喜好,包括其他同事的喜好。比如在喝咖啡時有什么特殊偏好,他會一一的記下,并且在恰當?shù)臅r候,遞過去恰到好處的糖奶份數(shù),此時,大家的開心之情通常溢于言表。他們也會趁下午茶的時間有意無意地和老板聊聊,這時候的談話效率是最高的,因為這個時候的情報最準確,他們能及時掌握老板的喜好,對老板的背景也能了解得更多。
當老板的人,通常是不會被金錢收買、被飲食軟化的,但是他們卻常常會被你的專業(yè)態(tài)度和你的忠誠體貼軟化,對于下屬,這也是一種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
宴請客戶,先論朋友之誼
在公務宴請中,客戶是個大項。宴請客戶成功,就是生意成功的前奏。你與客戶之間,雖然客觀存在著賣與買、供與需的關系,宴請卻可以當成私事對待,只論朋友之誼而不談其他。你們關系的實質(zhì)是怎么一回事兒,大家心知肚明,彼此不點破就是了,很多話,還是要本著“朋友”的立場來溝通。
先做朋友后談事的這種行事方式,當然也可以用在你的客戶身上。事實上,人們總是對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警惕,若把你們之間的距離拉近些,他就不好意思直接拒你于千里之外。在良好的會談氣氛中,打消了人們固有的隔閡與顧慮,余下的事就水到渠成了。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利用類似的方法認識別人、建立友誼,只要你有意與別人交往,善于打開別人的心扉,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思在一家不是太出名的服裝公司工作了五年有余,在這期間,她憑借著自身的努力和不斷積累的人脈資源,為公司創(chuàng)造了豐厚的業(yè)績,從而順利地登上了副總的寶座。
有一次,服裝行業(yè)準備召開一場專業(yè)座談會,與會者主要是行業(yè)內(nèi)的領頭公司的老總及副總,共同研討一些有關于服裝市場及發(fā)展的相關課題。思思通過朋友的關系也有幸獲得了一張珍貴的入場券。
拿到參會人員的名單和日程安排表的時候,思思有些為難了。因為這次會議的安排時間太過于緊湊了,以至于留給她與別人溝通的時間僅僅剩下中午聚餐時可憐的1個小時。要知道,參加會議的人可都是行業(yè)內(nèi)的頂級人物,平日里若是想要與他們相識,都是極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這么好的機會,如何才能夠把握住這短暫的時間,將自己成功地留存于他們的印象中呢?
會議進行到中午,各大公司的老總一同走進了自助餐廳。三兩個熟識的人圍坐在一桌閑聊著一些無關痛癢的話題。思思趁著王總挑選食物的空當,慢慢地走了過來。
“王總,您今天滿面春風,心情愉快,我猜想,您的女兒一定是接到了她想要進入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了吧!”
王總有些驚詫地看了思思一眼,隨即微微一笑,“是的,昨天剛剛送到了家里。奇怪,這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我還沒有來得及將這個消息告訴其他人呢?!?/p>
站在一旁的李總眉開眼笑地說:“王哥,這就是您的不對了,這么大的喜事怎么不第一時間通知我啊?這次,恐怕王總要破費請我們大吃一頓了。哈哈,恭喜恭喜!”
王總拍了拍李總的肩膀:“放心,這頓飯你不說我也一定是要請的,”然后轉過頭來問思思:“你叫什么名字?吃飯的時候你也一起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