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的這種軍官培養(yǎng)體制,是全盤西化的結果,是照抄了德國和日本。這樣訓練出來的軍官素養(yǎng)高,科學根基深,軍事訓練也足夠,如果有機會的話,這樣一支虎狼之師,未必不可以稱雄世界。
但這樣一支高素養(yǎng)的軍隊,培養(yǎng)起來必然會很慢,按說慢也沒關系,但要命的是,民智的開放是與帝國利益不兼容的。晚清帝國的體制是家天下,無限江山,盡為愛新覺羅一家之私產(chǎn);人才濟濟,皆是愛新覺羅一家之奴仆。而西方現(xiàn)代科學的人文基礎,卻是民主與自由的理念,大清帝國每培養(yǎng)一個人才,都等于把自己往墳墓里推了一步。
所以帝國為自己打造的這口棺材,就叫民智。
閉塞民智,帝國只能等死。放開民智,帝國就是找死。這就是清帝國的必死之途了,在死亡之路上,沒人能夠攔得住清帝國。
06.黑鍋專業(yè)戶黎黃陂
民智既開,帝國必死,但最終會死于何人之手,這本來是一個有趣的歷史懸念。但張之洞著急忙慌地跑來,一口氣往晚清的軍事體制上釘了四枚鐵釘,讓這個懸念頓時豁然開朗。
張之洞為晚清棺材釘下的第一枚鐵釘,是個大活人。
黎元洪。
黎元洪這個名字絲毫也不陌生,他是湖北黃陂人氏,耕讀世家,人稱“黎黃陂”。他曾經(jīng)被定位為“篡奪了辛亥革命果實”的大壞蛋,但如果黎元洪知道子孫后代這樣評價他的話,他一定會哭天搶地大聲叫冤,那么他到底冤不冤呢?
西方人有云:性格決定命運。這話如果擱在黎元洪的腦殼上,是完全符合的。細究黎元洪其人,他善良、忠厚、與人為善、木頭木腦,這種性格擱在爭權奪利的大民國時代,注定了是個背黑鍋的料。
黎元洪背的第一口黑鍋,歷史上赫赫有名:甲午之鍋。
話說黎元洪原本是耕讀世家出身,因為朝廷實行新軍制,到處設免費學校讓窮孩子讀書,于是黎元洪入北洋學堂,以優(yōu)秀的成績畢業(yè)后,分配到了廣州水師的“廣甲號”上,做了一名小小的把總。按理來說,黎元洪人在廣州水師,行將爆發(fā)的甲午海戰(zhàn),是日本水師對北洋水師,不應該讓黎元洪來背這口黑鍋。可偏巧廣甲號奉命給北洋送給養(yǎng),到了地方正趕上海戰(zhàn)爆發(fā),于是北洋下令:那誰,那個廣甲號,你先別回去了,先來參加海戰(zhàn),等打完了仗再回家吃飯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