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被觀之物”

世界在你心中 作者:(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發(fā)問者(以下簡稱"問"):為什么"觀者"與"被觀之物"的界分會導(dǎo)致沖突?

克里希那穆提(以下簡稱"克"):是誰在付出努力?只要有努力,只要有矛盾,就會有沖突。因此,在"觀者"與"被觀之物"之間,難道沒有對立性嗎?這并不是一種意見上的狡辯,你不妨自己去觀察一下就知道了。假如我說:"這是我的。"那么不論那是財物、性、權(quán)力或工作,都會出現(xiàn)因界分而造成的抗拒,如此一來就起了沖突。當(dāng)我說:"我是印度教徒。""我是婆羅門。"或這個那個時,我已經(jīng)在自己的周圍建構(gòu)了一個世界,一個我認同的世界,于是界分就產(chǎn)生了。很顯然,當(dāng)一個人說他是天主教徒時,他已經(jīng)把自己和非天主教徒做了區(qū)分。所有的區(qū)分,不論是內(nèi)心的或外在的,都是在助長敵意?,F(xiàn)在問題又出現(xiàn)了,我能不能既擁有一些東西,又不會制造敵對、矛盾或沖突?還是有一種截然不同的存在次元,可以完全消弭掉"所有權(quán)"這個東西,達到真正的自由之境?

問:我們有可能不帶著任何概念而行動嗎?你有可能進到這間房子里,在一張椅子上坐下來,而不帶有任何對這張椅子的概念嗎?你似乎在暗示我們不能有任何概念?

克:也許我沒有解釋得很仔細。人當(dāng)然得有概念,譬如我問你住在哪里,你一定會回答我,除非你有健忘癥。"告訴我"這件事,就是源自于概念或記憶,而人必須有記憶和概念。不過概念也會助長意識形態(tài),帶來災(zāi)害--你是美國人,我是印度人等等。你信奉一種意識形態(tài),我信奉一種意識形態(tài),這都只是一些概念罷了,但我們竟然會因此而相互殘殺。即便是在同一間實驗室里研究科學(xué)的伙伴,也可能做出這種事來。

在人類的關(guān)系之中,概念到底有沒有任何地位?這又是一個更復(fù)雜的問題了。所有的反應(yīng)皆是概念,所有的反應(yīng)也就是:我有一種想法,然后我依照這個想法去行動。首先我產(chǎn)生了一種想法、一個公式或基準,然后就按照它來采取行動。因此,在概念、想法與行動之間,一定存有界分。處在概念這一邊的是"觀者",行動則是在觀者之外的另一種東西,于是界分與沖突就因此而形成了。這時又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那受限的、從社會背景里產(chǎn)生的心智,是否能擺脫掉概念思考,以不機械化的方式行動?我認為這是有可能的,但我說有可能并沒有什么意義。我說這是有可能的,而且這就是冥想:探索心智有沒有可能完全安靜下來,從所有的概念思考中解脫出來,只有在需要用它的時候才產(chǎn)生思想。我現(xiàn)在是在用英文說話,這是一種自動化的過程,但是你能不能徹底安靜地聽我說話,心中沒有任何念頭?你一旦"試圖"去達到這種狀態(tài),思想就出現(xiàn)了。我們有沒有可能在看著一棵大樹或麥克風(fēng)時,心中沒有任何念頭,念頭指的就是思想或概念?看著一棵大樹而沒有任何思想,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墒强粗粋€朋友,一個傷害過你、奉承過你的人,而不帶著任何成見,就很難做到了,這意味著你的腦子是安靜的。雖然它也會有反應(yīng),迅捷的反應(yīng),不過仍然可以安靜到完整而徹底地看著眼前這個人。只有處在這種狀態(tài),你才會對他產(chǎn)生真正的了解,然后才會有完善的行動。

問:是的,我想我知道你要說的是什么。

克:很好,不過你真的必須實踐才行。人必須認識自己,但接著又會產(chǎn)生"觀者"與"被觀之物"、"分析者"與"被分析的對象"之間的界分問題。有一種觀察的方式可以免除這些問題,那就是立即的了解。

問:你現(xiàn)在正試圖用語言來解釋一個語言無法傳達的狀態(tài)。

克:因為你我都懂得英文,所以我們才用語言來溝通。若想正確地進行溝通,你我必須同時具備熱切而又貫注的品質(zhì)才行,否則我們是無法真的產(chǎn)生交流的。假如你我正在說話而你卻朝著窗外觀望,或者你很認真而我一點也不認真,那么這類情況都會讓溝通停止。因此,傳達一個你我完全不熟悉的東西,是極為困難的事。不過有一種溝通的形式并不需要借助語言,但只有當(dāng)你我都很認真、貫注與直接,而且雙方的心智都處在同樣的層次、同樣的節(jié)拍,它才會出現(xiàn)。那時就會形成一種非語言性的"神交";那時我們就可以安靜地對坐,但不是你的寂靜或我的寂靜,而是我們共同的靜謐;那時或許就會出現(xiàn)真正的神交了。不過這種要求也許太高了一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