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不要打擾孩子

請讓我慢慢長大 作者:吳蓓


我在報紙上看到,一位媽媽為了鍛煉7歲孩子當眾說話的膽量,讓他報名參加了一個電視競答活動,當他回答不出來的時候,主持人不但沒有保護孩子的自尊,反而為了討好觀眾,取笑孩子。結果,孩子比以往更加內(nèi)向,幾乎不再說話,媽媽痛苦萬分、后悔不已。安娜斯蒂娜說一些低齡的孩子怕陌生人、膽怯,很正常,父母為這樣的孩子擔憂完全是多余的。那些非常主動地和陌生人打交道,沒有一點收斂的孩子反倒有點問題?,F(xiàn)代社會有些人,往往喜歡出風頭,內(nèi)心空空如也,卻到處張揚,比如爭著上電視表現(xiàn)自己。這除了和性格有關外,和從小受到的影響也有關系。

每當有參觀者來園時,安娜斯蒂娜很反感參觀者打擾孩子,這樣會把班上的孩子弄得異常興奮、躁動,孩子通常不喜歡陌生人摸他們的臉蛋或頭部。當年我去英國幼兒園實習時,老師告誡我們,不要主動和孩子說話,除非孩子來和你說話,簡單答復即可,不要多問。

瑞典的一些孩子擁有上百樣玩具、各式各樣的衣服。孩子成年了,有些父母送給孩子的禮物是一輛汽車。在中國,有人問如何在家里實施華德福教育,來自美國的老師天明(Tammy)說:“首先把你家的玩具收拾起來一部分?!敝袊毶优耐婢咭彩沁h遠超出需要,父母以為給孩子買的玩具越多,表達的愛越多。在若妮特的教室門口,貼著瑞典最著名的電影大師伯格曼的一段話,大意是孩子只需要一個娃娃、幾句話、一些故事,剩下的是讓想象力發(fā)揮作用。伯格曼幾個月前剛去世。

我自己在帶孩子時,好像是本能的反應,當孩子不肯做某件事情時,常常會說:“如果你不做這的話,你就不能做那……”明知這種做法不妥,但情急之中就會冒出來。而我遇到的若妮特和安娜,都說她們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都不會這么說。如果外出時,某個孩子不肯戴帽子,老師會一次次地給他戴上,不會說:“你不戴帽子,就不能出去玩?!痹诩依?,比如孩子不肯收拾房間,安娜會對孩子說:“把房間收拾好,我會給你零用錢?!钡裟萏氐淖龇ú煌⒆硬皇帐胺块g,就讓他們的房間亂糟糟的,她不會幫忙。

安娜的女兒13歲時買了一個寵物鼠回家,安娜曾經(jīng)堅決反對過,但女兒真的買回家了,她只得無奈地接受。女兒20歲時,在下巴上打了一個洞,戴上一個唇環(huán),無論安娜如何反感,也只能接納。我在英國時遇到一位韓國高中生,問他會把頭發(fā)染色嗎?他說:“我要是染了頭發(fā),媽媽會把我殺了?!蔽蚁胨膵寢屩皇潜硎咀约簭娏叶鴪詻Q的態(tài)度,以致孩子不敢違背媽媽的意愿。而瑞典的父母面對孩子的挑戰(zhàn),卻無可奈何,只得接受。

我看到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就有戴耳環(huán)的,老師說戴耳環(huán)取決于家長和孩子,學校不干涉,尊重他們的選擇。愛迪特認為孩子上學戴耳環(huán)不好,可以在家里戴。但在瑞典只能向家長提出建議,不能禁止。在中國,就我所知,即使高中生在學校也不允許戴耳環(huán)。在穿戴方面,我還是比較贊同中國的學校規(guī)定。

一般而言,我在國內(nèi)的感受是孩子的自由太少了,以致他們的個性受到壓抑。而西方給我的感覺是,孩子的自由太多了,以致他們?yōu)E用自由。理想的情況也許是不用懲罰就可以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還達不到不用懲罰就能規(guī)范孩子行為的境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