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故事大家應(yīng)該知道,這個故事我經(jīng)常說的。蘇東坡跟佛印禪師兩人散步,蘇東坡問佛印禪師說:“你看我像什么?”蘇東坡身材胖胖的、大大的,又是做官的,佛印說:“簡直像尊佛啊。”他很高興,一邊走,又說:“你怎么不問我???”“我問你做什么?我沒什么可問的?!薄澳銘?yīng)該問我,你像什么?”佛印禪師:“好!我問你,你看我像什么?”蘇東坡說:“我看你像狗屎?!敝?,回到家里,蘇東坡就跟他妹妹蘇小妹說:“今天,我把和尚贏了。”蘇小妹說:“你怎么贏人家的,我可以聽聽嗎?”“好!我跟你說?!彼f:“我問佛印,我像什么,他說我像一尊佛。后來我叫他問我,他就問我他像個什么,我說他像狗屎。我是佛,他是狗屎。”蘇小妹說:“你贏了?你輸了?!薄拔以趺摧?shù)??”她說:“人家是佛心,看你看一切都是佛;你是狗屎心,看人看什么都是狗屎。”
雖然是則故事,我引這個故事是要說明,我們看人家,你把別人當(dāng)佛看、當(dāng)佛想,你乃至給他合個掌、恭敬一下,你是對著佛了,你種多大的善根。你如果看他是個眾生,乃至看他是地獄爬出來的,或者你罵他幾句畜生、狗,你就造罪了。這個道理懂了嗎?
不因為外緣如何,而使你堅定的信心起變化,這點特別重要。信三寶的人,要相信佛、相信法,一定要建立這么樣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心,對一切事物不要懷疑,這都是你的因果報應(yīng)。因果,前生、多生,錯綜復(fù)雜得很,很難把因果說清楚。我們講《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善惡因果,我們還是講不清楚的,善惡因果復(fù)雜得很,善中有惡,惡中也有善。必須得有大智慧,你才能把善惡因果講清楚。
還有嫉妒,看別人有好事,他不贊嘆隨喜,“這應(yīng)該給我,怎么給他了”,就嫉妒,不能隨喜。在普賢十大愿的第五大愿“隨喜功德”,看到一點小事,一點點好事,你隨喜,隨喜你就有一份,見者有份。你也隨喜,他的功德就分給你一份。如果人家有好事,你不但不生歡喜,你還嫉妒;這一嫉妒,就下地獄。
如果看人家讀《地藏經(jīng)》,禮拜地藏像,你在旁邊贊嘆隨喜,很恭敬,你跟他的功德一樣。你要是一謗法,下地獄去;千佛出世,你還在地獄里頭,這是《地藏經(jīng)》說的。不要因為人家做了好事而給人家生起種種的障礙,不但不隨喜還嫉妒,嫉妒就想破壞。不論是商業(yè)也好,乃至跟人家相處也好,禮佛拜懺也好,隨便任何事情,都應(yīng)當(dāng)生起隨喜,歡喜贊嘆。
要時時注意照顧你的身、口、意三業(yè)。為什么對每一位受三皈依的弟子,我一再囑咐他們:“你晚上睡覺前,要念十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早上一醒來,一睜眼睛,什么都沒干,就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边@是什么含義呢?就是使你念念不忘三寶。你白天一起來,在家俗務(wù)很多,你恐怕會忘記念,如果早些時候把它念好,存到那里頭,“白天沒念,我早上已經(jīng)念了”。晚上一睡覺,這一天事情都過了,到晚了,夜間怕做夢啊,做夢的時候也不忘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多念一點更好,最少要念十遍,早晚相續(xù),轉(zhuǎn)變你的貪、嗔、嫉妒,這樣子你會生起一種純粹的清凈心,這也叫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