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瑜伽——身體的經典(3)

身體的奇跡:向80老人學瑜伽養(yǎng)生 作者:沈維德


瑜伽把人們從愚昧無知引向智慧。我自身體驗,出于在日常生活中的無知,致使身心承受焦慮和苦痛的折磨,使多種慢性疾病纏身。自從經過了瑜伽功的六年修持,把我的愚昧無知變成智慧,疾病也逐漸痊愈,身心一年比一年健康。

瑜伽闡述的方法,是從愚昧和幻覺中蘇醒,使心理的靈光主宰自己。

瑜伽學說提出的準則和建議,不僅可以幫助病人康復,而且使人更健康。

瑜伽學說反對強加于人,它主張未經檢驗的東西不可輕信,也包括瑜伽本身。學瑜伽必須經過自身的體驗來領悟真諦,是讓修持者自愿地來試試,選上少量幾段瑜伽姿勢,通過一兩個月實踐之后再對瑜伽作出判斷。

三、瑜伽與其他健身運動之比較

瑜伽姿勢的修煉與其他體操或健身等運動不同,那些運動是激烈的,人體供血、呼吸、心臟都要大負荷工作,能量消耗很大。瑜伽姿勢訓練,不必舞動身體,也不必運動不必要的肌肉,而是通過緩慢、放松和柔軟地進行各種姿勢運動,舒適穩(wěn)定地達到特定的位置。瑜伽運動以消耗最少的能量,得到最大的舒展和收獲,這就是其最大的特色。

1.瑜伽是身心雙修

精神和肉體是相互依賴、緊密結合的。心有所想,身有所行。修持功法,首在修心。因為一切善惡皆出自心,心是身主,身為心用,道有心學,德有心積,心正為圣,心邪為魔。心意是沒有形體的,也時刻不定地在變動,無始無終,猶如河水流動。心與肉體雖相互關聯(lián),而肉體比較誠實,打即痛;心意卻不這樣,剛剛決定的事,一會兒自己又推翻了,有時還口是心非,令人捉摸不透。人的心原本是清凈的、誠實的、慈悲的,只是被妄想、煩惱所蒙蔽了,像太陽被烏云遮蓋了一樣。練功者如能悟此道理,真誠地修悟自心,對自心能把持得定,做得了主,即可把功練好。

身心的現(xiàn)象如同自然那樣,在不斷變化著,而這種變化的發(fā)生,就如順應客觀自然規(guī)律發(fā)展的身體健康。瑜伽就是從這一點出發(fā),來指導人們如何從疾病和煩惱中解脫出來。人們所以會得病或煩惱,就是因為違背了自然變化的生活方式。一切不正確的療法和錯誤的療養(yǎng)方法,只會愈來愈加重人們的疾病,加重人們的煩惱。希望治愈疾病的人,必須徹底地改造自己違反自然規(guī)律的行為,使自己的理想實現(xiàn),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