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輪的另一特性是平衡,所謂平衡,就是過著一種中正平和的生活。過去的大圣大賢都教導世人要過一種中庸的生活,避免走向極端。
如果一個人的臍輪受到啟發(fā),生活方面便會受到照顧,不愁衣食,在物質生活上也感到滿足。這是一種不求而得的結果。
第四個脈輪是心輪(仁愛輪Heart/Anahata Chakra):
它位于靠近心臟附近的腺體中心,控制著氣體的成分,也控制了胸部的胸腺和淋巴腺,和人體的呼吸、循環(huán)功能有關。心輪在我們胸部正中,胸骨的后面,它的顏色是紫色,有十二片花瓣。心輪相應于心臟神經(jīng)叢(Cardiac Plexus),照顧著我們的心臟及呼吸系統(tǒng)。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抗體會在胸骨內形成,起著抵抗疾病及外來入侵的作用。如果在童年時得不到母親的照顧,這部分的能力便不能健全發(fā)展,長大后會變得很膽小,害怕黑暗,害怕犯錯,唯恐別人傷害自己。此中心的左側如受到阻塞,表現(xiàn)在左手的小指,會有麻痹、刺痛、發(fā)熱或沉重的感覺。此中心的右側,反映的是父親方面,如果童年時父親失職或過分專制,此中心之右側會逐漸受到阻塞,表現(xiàn)在右手的小指。
心輪的特性是愛心。心輪打開了的人,會自然生出一種仁人愛物之心,這是一種無條件的愛,不是因為某種功利的目的才這樣做。心輪打開了的人,能超越一己形軀之私,去關心和幫助周圍的人。天地是生生不息的力量,如果我們明白到宇宙萬事萬物都是一體之所化,那么我們看見其他人受苦,就好像是自己受苦一樣。因此后世儒家又有民胞物與的說法,看見其他人,就像看見同胞骨肉一樣,看見世間的萬事萬物,一草一木,就好像看見自己在世間的伙伴一樣。
第五個脈輪是喉輪(大同輪Vishuddi Chakra):
它位于喉頭附近的腺體中心,與說話功能有關。同時也調整了人體的精力,并控制著人體的活動。這里一共有十六根氣脈,像倒轉的雨傘,接眉輪諸脈,包括到上胸部的食道及氣管。依照印度治病的方法,注重氣脈治療,喉輪的十六脈若不干凈,心中便難得安寧,煩惱多病,所以瑜伽術中有用白布清洗食道及胃部的辦法。所以如能保持食道清潔,則可健康少病。我們喝了牛奶,在空杯子上,可以看到殘留的奶汁,牛奶尚且不過是流體而已,我們一日數(shù)餐,食道中臟亂的情形,也就同垃圾桶差不多了,焉能健康長壽?以個人的經(jīng)驗,喉輪與胃壁極難保持清潔,唯一的辦法是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