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抗議歸抗議,醬缸散味歸散味,跟洋人打交道的官員,盡管拖,搪塞,踢皮球。一直到清朝滅亡,太監(jiān)的醬缸都安然無恙。
被閹割了進宮服侍皇帝和后妃的人,學名叫宦官。貶則叫閹人,閹豎,中性的叫寺人,褒則為貂珰,常侍,黃門。到了明代,則變成太監(jiān)。明代的太監(jiān),尤其是司禮監(jiān)和司馬監(jiān)的太監(jiān),權傾朝野,所以,又被尊為公公。到了民間,則訛傳成老公。不管稱呼他們什么,歷朝歷代,這些缺零件的男性,其實是最靠近權力中心的人。
有清一朝,鑒于明亡之教訓,皇帝時刻警惕著,太監(jiān)的氣焰一直都起不來。但是到了晚清,太后當家,用得著太監(jiān)的地方多了,明里暗里,行情看漲。一向規(guī)規(guī)矩矩的太監(jiān),在宮里的一畝三分地上,悄然放縱起來。宮里沒有廁所,原來太監(jiān)們大小便,都用自己房里的便桶,但在外面干活,每方便一次就得走回住處,多有勞累,不知怎么一來,宮里的旮旯處,就成了小便池,連莊嚴的太和殿兩側,也隨處散落著太監(jiān)們的大小便。
隨地大小便還是小事,更大的事是跟朝臣勾勾搭搭,明顯的權力操作倒也沒證據(jù),但把太后的動靜暗中遞出去,卻是常有的事兒。事先得知消息的大臣,再上朝議事,就特別稱旨,合太后的意。借此,太后身邊的太監(jiān),無論安德海還是李蓮英,都獲得了朝臣特別的尊崇,還有大把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