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尊重孩子
科學研究證明,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有自尊心,而自尊心是孩子自我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每個孩子都有一顆敏感的心,家長對孩子的態(tài)度無論是寫在臉上,還是憋在心里,孩子都能夠感受得到。因此,祖輩們應尊重孩子的每一個選擇和做法,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在此基礎上的教育才是有價值的。
B.理解孩子
家長需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真實想法。孩子小的時候,常常會出現(xiàn)與成人不同的看法,祖輩要表示理解,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順從;當孩子逐漸長大時,祖輩就要更多地與孩子商量;再大一些,祖輩則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主動地和孩子建立朋友關系。
C.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給孩子一個發(fā)言的機會,理解孩子對生活的一整套看法,包括對未來的向往,對愛好的追求等。換位思考一下,祖輩會明白孩子很多真實的看法。
8.對子女教育孩子過分干涉
李旭: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老人應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尺度,既不能越位,也不做擺設的花瓶。
生活寫真
五歲的強強是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長大的,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每天早出晚歸,因此強強的生活起居和日常教育都是由奶奶負責的。這個周末媽媽在家休息,看著強強穿著鞋往沙發(fā)上爬著玩,立刻制止他:“別穿鞋子上沙發(fā),看把沙發(fā)都踩臟了,奶奶洗多累呀?!薄皼]關系,讓孩子踩吧,臟了再洗?!睆姀姷哪棠塘⒖套o著強強。媽媽堅持道:“不行,這樣慣著他,會讓他養(yǎng)成壞習慣的!”說完就想去拉強強,誰知道奶奶速度更快,搶先一步走到了沙發(fā)旁袒護著強強:“我說沒關系,就沒關系。”有了奶奶這把保護傘,強強更肆無忌憚了。他已經(jīng)爬了上去,并在沙發(fā)上開心地蹦了起來,還故意沖著媽媽得意地扮鬼臉。面對奶奶對強強的寵溺嬌慣,媽媽覺得該好好和婆婆交流一下了。
品 悟
盡管很多時候父母發(fā)現(xiàn)祖輩們愛孩子的方式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但卻很難去糾正他們根深蒂固的理念。其實,這是隔代教育中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即在教育孩子時,祖輩們很容易越位。專家指出,如果祖輩不能正確地自我定位,不管是錯位還是越位,都必然會造成父母在子女教育中的缺位。祖孫之間過度依戀,會成為親子的障礙。祖輩時時處處干預父輩對其子女的教育,以教育者自居,甚至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個人權(quán)威,使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感和安全感受到削弱,從而成為親子之間溝通交流的障礙。
有一位久居國外的爺爺曾說過:“作為長輩,我們要學會知趣,不要去搶奪孩子的母愛和父愛。同時,我們也不能做保姆,頂多只算個育兒參謀,我們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边@是一位很明智的爺爺,他知道在教育孩子方面,自己只是一個輔助的角色,孩子的爸爸媽媽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祖輩可以指導年輕的父母,給他們充當顧問,在教育孩子方面如果和他們有什么不一致的意見,應在孩子不在的時候,主動和子女真誠地溝通,從建議角度談而不是批評指責。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就給年輕父母時間讓他們慢慢地成長。
子女在遇到“隔代親”超越“親子之親”時,首先要感謝和體諒老人,而不是責備老人。正確的做法是合理引導“隔代親”向“親子之親”過渡。滿足孩子愛的需求,不僅需要父母更愛孩子,還需要祖輩的配合。
在隔代教育中,由于祖輩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知識結(jié)構(gòu)、教育方式等與現(xiàn)代社會或多或少會有差別,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難免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祖輩可以把自己帶孩子的經(jīng)驗傳授給子女,當好參謀,做好配角,讓子女知道他們才是真正的主角,他們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策略寶典
祖輩輔助子女教育孩子的策略
A.祖輩不能“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