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的強強活潑可愛、爭強好勝,他看到身邊的小伙伴都開始學自行車,于是讓爺爺也給自己買了一輛小車。小孩學自行車,最困難的是跨上自行車,強強學得很認真,但為跨上自行車還是吃了不少苦,經(jīng)常連人帶車摔在地上。在旁邊扶著的爺爺可是一個暴脾氣,每次一看到強強摔倒,就著急上火,大聲地訓斥道:“你怎么這么笨呢?”總能引起周圍的人的目光。強強自尊心很強,感到特別難堪,索性把自行車一推:“我不學了。”后來,強強連跨上自行車的勇氣都沒了,這成了他的一塊心病,始終對學自行車充滿恐懼,雖然后來也嘗試過幾次,但心理陰影使他無功而返。
品 悟祖輩恨鐵不成鋼,便用語言發(fā)泄自己的不滿,像什么“你怎么這么笨呢?”“你真傻”等語言便脫口而出。這些語言會嚴重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我笨,我做什么都不行!”可想而知,這也并不是祖輩所期望的。因此,祖輩們應該細心和熱情地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發(fā)揮其長處,鼓勵孩子奮斗的勇氣,增強其對生活的信心,而不是惡語相向,這樣只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幼教心理學專家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孩子最感恐懼的就是家長說他們是“傻瓜、無用的東西”“你簡直是個廢物”“你簡直是壞透了”之類的否定語。這些讓孩子恐懼的詞語對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極其不利。
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遇見滿心悲涼的家長,或是充滿焦慮,或是瀕臨絕望,一臉憂戚地談著自己的孩子。而他們的孩子總是目光麻木,反應遲鈍,沒有了生命最初的那種剔透靈動和神采奕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祖輩的心愿,但是每個孩子有客觀差異,培養(yǎng)孩子不可能整齊劃一,不能因為孩子某方面不行而對孩子大叫“笨蛋”,無視孩子的自尊,把他們歸為“無藥可救”一類,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喪失自信。尤其是脆弱敏感、感情豐富的孩子,他們最怕別人說他笨,他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總是出錯,學同樣的東西為什么別人就那么輕松而自己就這么費勁。也許,許多年之后,他能證明自己不笨,可是在成長的路上他要比別人經(jīng)受多少心靈的打擊,走多少彎路才能尋找回失落已久的自信呀!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美國就有句名言,叫做“夸獎如陽光”。研究結(jié)論表明,孩子經(jīng)常受到夸獎的,其成才率提高五倍??梢姡洫勈浅晒Φ拇呋瘎?,掌握好夸獎這個法寶,就抓住了孩子成功的關(guān)鍵!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是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因此,我們要轉(zhuǎn)變觀念,多給予孩子夸獎。
就算孩子在某一方面確實有短處,祖輩也應該正確對待,千萬別罵孩子笨,負面的詞語不適合教育孩子。孩子是在不斷成長的,現(xiàn)在的缺點并不代表是永遠的缺點,所以祖輩們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孩子。歷史上的許多偉人故事足以說明這一點,就像愛迪生小時候也被老師列為“笨孩子”之列,但他母親一直鼓勵他,說他會成功,終于使他成了一位偉大的發(fā)明家。可見,家長的信任和鼓勵,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策略寶典
祖輩多給孩子正面評價的策略
A.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估計脫口向孩子說出“你怎么這么笨呢”這句話的時候,很多祖輩一說完就后悔了。因為有時并不是自己心里真的覺得孩子笨,而是孩子的某種行為激怒了自己,于是一生氣一不小心沒管好自己的情緒就蹦出了這句話。因此,祖輩們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很重要。當孩子拿回讓自己不滿意的成績單時,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負面評價脫口而出。管理情緒的辦法有很多,比如停 想 做這個辦法就很好,“停”就是先把負面評價的語言停下來,“想”就是想一想這樣做的后果,“做”就是不再說有傷孩子自尊的話。
B.要真正了解孩子,幫助孩子增強自己的能力
六歲的明明喜歡數(shù)學討厭語文,每次考試數(shù)學名列班級第一名,而語文卻是倒數(shù)。一次他拿回個位數(shù)分數(shù)的語文成績單回家,奶奶大怒:“你怎么這么笨?語文都可以考幾分?”奶奶并未真正了解孩子語文成績不好是由于沒有興趣造成的,而簡單地歸因于孩子不聰明。其實只要把孩子的興趣激發(fā)出來之后,孩子的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隨處放,也不介意保姆和什么人來往,甚至允許保姆隨意帶陌生人來家里。二是頤指氣使型。這類雇主對保姆缺乏基本的尊重,總是居高臨下把保姆當丫鬟使,對保姆苛刻而嚴厲,不能寬容地對待保姆的小錯誤。三是心懷不軌型。這類雇主要么貪小便宜亂扣保姆的工錢,要么總是變著法兒讓保姆多做事,有的男雇主甚至想與保姆發(fā)生不正當?shù)年P(guān)系。
雖然關(guān)于保姆種種“劣跡”的報道縷見不鮮,但是絕大多數(shù)保姆還是淳樸而可靠的。她們不僅幫主人分擔家務,而且?guī)椭魅私逃『?,為很多三口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如果我們在選擇保姆時慎重點,與保姆相處時友好點,平時既要信任她們,又要有防范意識,就能及時妥善地把問題處理在萌芽階段。
策略寶典
應對“問題保姆”有妙招
A.樹立防盜意識
加強對財產(chǎn)的監(jiān)管與保護,定期清點財物,以便在財物丟失時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
B.友善對待保姆,建立良好的互動關(guān)系
保姆雖然是為雇主提供服務的一方,但雙方并沒有尊卑之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將心比心,知恩圖報是人之常情。雇主用平等的眼光、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保姆,與她們進行家庭式的親密交往,保姆也就會更真誠地為雇主提供服務,這樣能達到雇主與保姆之間良性的互動,避免矛盾爭端的產(chǎn)生。
C.簽訂有效的雇傭合同,盡量通過“家政公司”這個第三方與保姆簽訂合同
現(xiàn)在許多家庭為了節(jié)省向家政公司交納的中介費,跳過公司與保姆私自簽訂合同,有的甚至連合同都沒有訂立,直接讓保姆上戶工作。這樣雖然能夠省去一筆開銷,但一旦出了問題,就很難追究保姆的責任。而家政公司作為中介,一般會對保姆的身份、個人經(jīng)歷進行必要的審查,或者保存保姆的身份證件留檔管理,這無疑能夠?qū)ΡD菲鸬接行У闹萍s作用。
D.出現(xiàn)重大問題后應當及時向公安、司法機關(guān)報案
這不僅是抓獲犯罪人、挽回損失的最佳途徑,也是震懾犯罪人、防止類似犯罪再次發(fā)生的有效方式之一。
小資料
刺猬法則
所謂“刺猬法則”是說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習性,生物學家做了一個實驗:把十幾只刺猬放到戶外的空地上。這些刺猬被凍得渾身發(fā)抖,為了取暖,它們只好緊緊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攏后,又因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長刺,很快就又各自分開了??商鞖鈱嵲谔淞?,它們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使它們不得不再度分開。挨得太近,身上會被刺痛;離得太遠,又凍得難受。就這樣反反復復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斷地在受凍與受刺之間掙扎。最后,刺猬們終于找到了一個適中的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傷。刺猬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家長由此也可獲得啟示,和保姆應當保持適當距離,不可“避而遠之”,也不要“親密無間”。
經(jīng)典推介
《我在深圳做保姆》(劉水姣著,海天出版社)是一本很適合用來培訓保姆的書。本書作者以自己六年的保姆經(jīng)歷告訴你:如何融入都市,如何融入雇主家庭,如何與雇主相處,如何保護自己,如何做一個好保姆。
安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