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獲得美好的愛情,光有一顆勇敢追愛的心是遠遠不夠的,永久地保持自己的吸引力才是愛情幸福甜蜜的終極法寶。只有才情豐富,善于品味和創(chuàng)造生活的女人,才能令優(yōu)質男朝思暮想,才能讓優(yōu)質男甘愿一生守候。而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憑借自身靈動的才氣贏得一個個才子的癡心追逐。徐志摩的詩訴情衷,梁思成的百般呵護,金岳霖的癡心守候,林徽因將女人追愛的夢想發(fā)揮到了極致。
1920年初夏,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去歐洲訪問考察,這一段在國外的時間讓林徽因大長見識,她在這里汲取了大量文學和建筑學的知識,并深受其思想的影響。林徽因在東西方雙重文化的滋養(yǎng)下長大。四書五經、詩詞曲賦與拜倫、雪萊、莎士比亞、濟慈、狄金森一起滋養(yǎng)著她的心靈,東西方文化在她的血液里水乳交融地流淌。正是林徽因身上獨有的靈動氣質,深深吸引了此時在歐洲求學的徐志摩,才華橫溢的徐志摩就此陷入對年僅16歲的林徽因的愛慕之中。
徐志摩的愛是奔放的、熱情的,他用他詩人的激情向她獻上他的愛慕,他的愛表現(xiàn)的是轟轟烈烈的,如瀑布瞬間傾瀉而下。相信當滿腹才華的徐志摩走向她的時候,為她獻上動人的詩句,任何一個年少的女孩子都會有一種眩暈的感覺,林徽因當然也不會例外。
然而林徽因最終并未選擇徐志摩,而是嫁給了梁思成。林徽因的選擇是對的。林徽因與梁思成不僅有感情的基礎,同時,又有興趣和專業(yè)上的共鳴,他們是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理想伴侶。梁思成的愛雖不似徐志摩般熱烈狂放,而是如涓涓細流,緩慢但卻悠長。瀑布的豪放和激情只在它落下的時刻最終一切都將會歸于平靜;寧靜的湖水、涓涓流淌的溪流卻是永久地在那里凝視。林徽因感性浪漫的細胞里還活躍著理性的成分,她選擇了寧靜致遠的梁思成,而把年輕的激情留在了年輕的時光,她的一生沒有因為愛情而沉沉浮浮,大起大落,選擇了梁思成成就了她事業(yè)輝煌的一生。
至于有人說林徽因對待金岳霖的感情太過自私,活生生讓這個天才橫溢、玉樹臨風的哲學泰斗空守了她一生。這不是她的錯。金岳霖對她的深情摯愛已不是她可以阻止得了,如果說當初金岳霖“逐林而居”她大可以避而不見,那么她死后幾十年的時間,天人永隔,這種拒絕該是最徹底的了吧??山鹪懒赝藚s了嗎?金岳霖依舊癡心不改,為她終身未娶不說,就是到了八十歲高齡記憶力大幅衰退的時候,仍對她念念不忘。金岳霖的這種癡情程度,林徽因當初要是冷靜拒絕,非但不是愛護,反是一種無情地摧殘,對待一個人的深情,有時候需要的不是理智地開導,而是感性地包容和體諒。
尋找愛情的路上,鮮有女子能如林徽因一生將美麗做到了極致,她將理性和感性完美融合,她才思敏捷空靈,她情感豐富深邃。但她卻又頭腦冷靜,執(zhí)著堅定。她用自己極致的美麗贏得了優(yōu)質男的心,也贏得了幸福的愛情。故而可以說,追愛路上,好女當如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