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節(jié):砥礪中成長的“愛兒”-采訪劉少奇的長女劉愛琴(1)

真情見證:開國領(lǐng)袖的親情家事 作者:郭戰(zhàn)平


砥礪中成長的“愛兒”

——采訪劉少奇的長女劉愛琴

采訪時間 2002年1月

采訪地點 北京地壇 劉愛琴的家中

采訪對象 劉愛琴(時年75歲) 劉少奇的長女

采訪記者 趙 曦 董雅麗

烈士何寶珍——劉少奇的第一位妻子

何寶珍,是劉少奇的第一位妻子,她的身世、經(jīng)歷,以及她真純似火的性格、膽氣,是一部尚無人吟誦的巾幗長歌。劉少奇同她的感情很深,新中國成立后,劉少奇第一次由北京南下,偕王光美專程到了南京雨花臺,深切哀悼這位永銘他心髓的革命伴侶。

記者:聽說您的母親何寶珍是一位年輕的革命者,我覺得她的命運與楊開慧極其相似。婚后,她隨同您父親為了革命東奔西走。據(jù)說1932年,她因營救其他革命同志而被捕入獄,1934年犧牲在南京雨花臺。那時您大概還很小,您對您母親何寶珍的印象應該都來自別人的講述吧?

劉愛琴:是。我一直懷念自己已經(jīng)犧牲了的母親,很想多知道我母親的一些情況,為此拜訪過曾和母親一起戰(zhàn)斗過的帥孟奇媽媽和夏之栩媽媽。帥孟奇媽媽是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人,早年曾成為家鄉(xiāng)的農(nóng)民運動領(lǐng)導者之一,夏之栩曾是國家紡織部副部長,是趙世炎的夫人,她們曾是我母親在南京監(jiān)獄的難友,母親的事情都是我后來從她們那里知道的。

我父親認識毛澤東的同時,認識了母親。1922年,父親從蘇聯(lián)回國,奉陳獨秀之命,去長沙毛澤東處領(lǐng)受任務。在清水塘22號楊開慧家的板房里,父親見到了毛澤東。當時我母親是衡陽第三女子師范的高才生和學生運動的組織者,那個時候,我母親因為領(lǐng)導反對軍閥政府的學潮被開除,到長沙,同毛澤東、楊開慧夫婦住在了他們清水塘的家里。母親以前聽說過父親的名字,很崇拜他。楊開慧當時就把我母親介紹給我父親認識。后來我父親到了安源和李立三領(lǐng)導工人運動。第二年我母親也到安源工作,擔任路礦第三子弟學校教師兼俱樂部書報科委員,在那里,兩人相愛了。半年之后,在歡慶安源罷工勝利的日子里,他倆結(jié)婚了。

1924年生了我哥哥。1925年以后,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我父親到了廣州,只好把我哥哥托人接回了老家。我是1927年在武漢出生的,當時父親在漢口搞工人運動。不久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夏斗寅和許克祥相繼在湖北宜昌和湖南長沙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形勢異常危險,父母不得不轉(zhuǎn)移到地下,因此就把我托付給武漢當?shù)氐囊粋€工人。那時候我才幾個月,我母親不太想把我放下,但是帶我走,對他們對我都有危險,從那時起我就和養(yǎng)父養(yǎng)母一起生活。直到1938年,我才又見到我的父親,可是卻永遠再沒有見到我的母親,因為6年以后她就在上海被捕犧牲了。

記者:您母親被捕是在1933年,當時她擔任什么工作,因為什么被捕呢?

劉愛琴:當時因為我父親已調(diào)往中央,我母親繼續(xù)留在上海從事革命工作。那個時候她已經(jīng)有我弟弟毛毛,自己一人帶著孩子,還擔任全國互濟會領(lǐng)導職務和營救部部長,化名王芬芳,對外是教師身份。1933年,中華海員黨團書記廖承志被捕,黨指示要想盡一切辦法營救,我母親開始四處奔走,通過各種關(guān)系組織營救,引起了敵人的注意,并派特務跟蹤。一天一群便衣特務包圍了她的住處,我母親意識到要出事,就抱起我的弟弟毛毛塞給鄰居的一位阿姨,說:“幫我照看一下孩子,過幾天會有人來領(lǐng)他。”然后就立刻動手銷毀文件。當時我弟弟毛毛才三歲,雖然說過幾天來領(lǐng),結(jié)果卻在街頭流浪了十幾年,一直到1946年才找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