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的事,他能容忍,他也不和林彪計較,所以當時很多人講這不公平不公道,但是他從來不問這些事情,所以他們兩個還能在一起。
記者:盡管您父親心胸開闊,但是他的容忍退讓應(yīng)該也不是一味的吧?
羅東進:就是非原則的這樣一些事情,我父親都不計較。但是對原則性問題,他要提出他的意見不讓步。
比如說,在遼沈戰(zhàn)役中下了決心要打錦州,突然接到情報,國民黨在錦州又增加了幾個師,這時候林彪就有些擔心了,猶豫了,因為他原來對打錦州是有一些顧慮的,當然這些顧慮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主席已經(jīng)多次要求一定要下決心打錦州,而且在會議上已經(jīng)下了這個決心了,所以他就給主席發(fā)了個電報,電報里請示能不能回師去打長春。但是我父親認為林彪這個想法不正確,所以他就提出自己的意見來,而且想方設(shè)法和劉亞樓一起做林彪的工作,促使他又下了決心去打錦州。這個時候主席在等的過程中很著急,我記得有個電影反映了主席冬天在外面等的情景,他不進屋子里去,在外面一直等,整天工夫也不回去,周副主席找他也不回去。
以后由于他們做通了工作,我父親他們說再給主席發(fā)個電報,然后林彪說那你起草,所以我父親又起草了電報,做了一些自我批評,講了還是下決心要打錦州,這時候主席才放了心,遼沈戰(zhàn)役才能夠順利地進行。在這些原則問題上,他不讓步。
記者:人們常常把您父親稱為“毛澤東思想最忠實的實踐者”,為什么這樣說?而且據(jù)說也正是因為這個,后來和林彪有了一些沖突?
羅東進:他對主席的思想是很忠實的,他強調(diào)的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要實事求是,不要一味背警句”。
上世紀60年代林彪提出來學習毛澤東思想,要活學活用,要帶著問題學,要立竿見影,聽起來對主席的思想非常堅決。但是我父親對他的提法當時就有看法,當然林彪那時候這樣標榜學習毛主席著作,他是別有用心的,到“文化大革命”這些事情就清楚了。
我父親感覺到這種提法不對頭,這樣會把學習毛主席著作引向一種庸俗化,他不同意。在一次會上,好像是在討論一個文件草案的時候,我父親就講了,這個草案里頭寫了很多像“帶著問題學,活學活用”“立竿見影”等等這些話,他說這樣恐怕不妥當,應(yīng)當說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精神實質(zhì),學習它的立場、觀點、方法。當時林彪臉就拉長了,說了一句:“那你說怎么學好?”最后他站起來,也不開會了,拂袖而去。
他和林彪在如何學習主席著作上有不同的看法,我父親覺得這不是個小問題,后來很長一段時間他一直考慮這個問題。我曾經(jīng)有一次給他寫了一封信,講到我們在學校學習毛主席著作。1961年的4月14日他給我回信,他說:“來信收到,你所提出的問題,我簡略答復(fù)如下:學習毛主席的著作,你不要滿足于現(xiàn)成的詞句和條文,最要緊的是了解其實質(zhì)和精神,所謂‘帶著問題去學習’,就不能只從書本上找現(xiàn)成的答案,歷史是向前發(fā)展的,事物是多樣性的,因此也就不可能要求前人給我們寫成‘萬應(yīng)藥方’?!彼运麑W習毛主席著作是非常明確的。而且信的左上角還專門寫了一行字,他說我久不寫字,手發(fā)抖,你要好好地看,意思是這個事情太大了。同時父親也感覺到林彪已經(jīng)聽不進別人的話了,所以就把這個問題反映給了小平同志。小平同志當時也很重視這個事情。把這個事情拿到書記處會上去討論,當時書記處的會上大家同意羅榮桓的觀點,所以小平同志“文化大革命”以后再復(fù)出的時候,他講過兩次話,專門講到了最早羅榮桓同志和林彪在學習毛主席著作的問題上是有斗爭的,他說,當時我和羅榮桓同志一起反對林彪?,F(xiàn)在回過頭來驗證一下,大家理解了,但在當時情況下,在那樣的情況下,他能看到這一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