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思考過嗎?(2)

經(jīng)濟(jì)學(xué)愛上狐貍 作者:何懿文


如果消費者手中掌握了這種能探知一切想法的儀器,那么,也就意味著那些提供信息咨詢服務(wù)的行家面臨失業(yè)的危險,他們提供的信息變得毫無價值。張五常先生曾說到廣東道的玉石拍賣市場,在玉石拍賣市場上,玉石拍賣的出價是不能公開的。競拍者和拍賣官討論出價的時候,雙方都會把手放在毛巾下,通過手指傳遞自己的報價,隨后,拍賣官再把每位競拍者的價格告知另一間小房子內(nèi)的賣主。整個拍賣過程中,競拍者的出價是不能泄露出去的,只有在玉石成功交易之后方可。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每個人對玉石價值的判斷不同,那些行家更能準(zhǔn)確評估玉石的價值。對行家來說,如果泄露了他們的出價,也就意味著其他競拍者免費得到了自己掌握的信息;對賣家來說,如果玉石的真實價格泄露出去,就意味著很可能錯過一個不大懂行的人給出的較高的出價 在存在多輪競拍的機(jī)制下,玉石價值被不懂行的競拍者低估的可能性并不太高,除非賣家自己就低估了玉石的價值。

這和中國過去騾馬市場上的交易類似。在解放前的牲口交易市場上,買賣雙方不是大聲討價還價,而是雙方在袖子下通過手指比劃完成交易。在日本的河豚交易市場,至今依舊能見到不少人戴著紅色帽子或者黃色帽子,這些戴帽子的人是河豚的經(jīng)紀(jì)人,紅帽子代表買方,黃帽子代表賣方。這些河豚買賣的經(jīng)紀(jì)人也是在一個黑色的筒袋里完成交易。為什么日本的河豚經(jīng)紀(jì)人不公開叫價,而是進(jìn)行“暗地交易”呢?道理很簡單,因為每個人掌握的市場行情不同,對河豚市場價值的判斷也就不同。與包含著欣賞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玉石比起來,河豚的價格信息體現(xiàn)的是行家們對市場供需狀況的判斷。

如果玉石和河豚的賣主輕易透露自己的價格底線,那么很可能錯過一個原本愿意出高價的買主;相反,如果買主透露了自己的價格,那么,他很可能被賣主宰一頓。但超市之所以公開價格,是因為超市里的產(chǎn)品一般都非玉石那樣的稀有之物或者像河豚那樣市場行情變化快的商品,超市里商品市場的信息價值不高,因此商家會選擇公開價格。但在很多市場上,消費者為了最大程度降低付出的成本,會極力掩蓋自己對某項物品的評價。然而,要是存在一種能夠完全測試出我們使用商品的滿足程度的儀器,這種詭計就不再有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