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習(xí)慣收益最大化的經(jīng)濟學(xué)家會出主意說,如果企業(yè)白領(lǐng)出180塊錢讓時間成本較低的人(例如月收入1 200元的民工)代替他買票,那么,他不僅能夠照常上班掙200塊錢,并且在買到票之外還能自己多留下20塊錢,而農(nóng)民工幫助白領(lǐng)買票的收入也高于自己上班的收入。這樣,對大家都有利。
而黃牛很大程度就是利用自己的時間滿足有錢的白領(lǐng)的需求。按照這種思路,黃牛黨反而變成了促進市場效率的功臣,他們把火車票送到那些希望買到車票的人手中??墒?,如果按照這種邏輯的話,還不如把車票的定價完全交給市場,那些有錢的白領(lǐng)同樣能買到高價格的車票。這種認為黃牛黨有理的觀點想到的只是想得到車票的那部分人,卻沒考慮到購買能力弱的那部分人。
白領(lǐng)們對車票的需求和車票的價格之差,就是黃牛黨們獲取收益的空間。這實際上是把應(yīng)該轉(zhuǎn)給那些愿意用排隊的時間支付購票成本的人的補貼轉(zhuǎn)到了黃牛們的手中。于是,人們便認為加大對黃牛的打擊力度是必要的。
嚴格打擊黃牛黨,實際上是加大了黃牛黨做這門“生意”的交易成本,這正如嚴厲打擊販毒活動增加了毒品交易的成本一樣。如果黃牛黨或者毒販自己投入的成本與被警察抓住的成本之和低于販賣車票、毒品的收益的話,那么,黃牛黨和毒販就不會存在。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遺憾的是,毒販們依舊在世界各地活動著。毒販和毒品執(zhí)法之間似乎形成了一個怪圈,如果毒品打擊力度加大的話,那么,毒品的價格就會不斷上升,這樣并沒有降低走私毒品的收益,反而讓那些實力雄厚的毒販們在販毒市場上存活了下來,他們的實力不斷增強,甚至像猖獗的哥倫比亞毒販那樣設(shè)計了用于販毒的潛艇。
為什么毒販能夠輕易地提升毒品的價格?這是因為吸毒者一旦上癮,他就很難戒掉,他對毒品形成了依賴,也就是他對毒品的需求缺乏彈性:毒品再漲價,他也依舊要購買。甚至,為了獲得價格高昂的毒品,吸毒者們會更加鋌而走險去搶劫、盜竊或者賣淫。因此,加大對毒販的打擊力度,增加毒品交易的成本并不是很有效率的禁毒方法。最好的辦法一方面是加強對毒品危害性的宣傳,另一個方面便是嚴格打擊那些誘使人們陷入毒癮的行為,通過這種方式降低毒品的需求市場,讓毒販們無利可圖。
針對黃牛的打擊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對春運的車票缺乏彈性,那么,對黃牛的打擊越大,黃牛這門生意的交易成本越高,他們越是會提高倒賣車票的價格。結(jié)果,在黃牛市場存活下來的,也是那些最牛的、最有背景的黃牛,在政府加大打擊力度中死去的只是一些“紙黃?!倍?,或者像蔣經(jīng)國那樣,只是拍了一些“蒼蠅”罷了。
例如2010年春運時期實行的火車票實名制,這無疑加大了黃牛倒賣車票的成本 理論上,你只有把身份證號和姓名告訴黃牛,黃牛才能到車站或車票售賣點買到票。這對那些沒有其它途徑弄到票的黃牛來說,幾乎是宣判了“死刑”。但是,只有最“低級”的黃牛黨,才靠排隊買票,然后倒賣;而“高級”的黃牛黨則完全靠自己的關(guān)系,他們在車站人員、其它票販集團以及黑勢力之間存在著一條穩(wěn)固的利益鏈,他們時刻能掌握車票市場的行情。加大打擊黃牛的力度,篩除掉的只是黃牛市場這些“低級”的小魚蝦,更大的黃牛卻依舊在倒票市場呼風(fēng)喚雨 他們把車票增加的交易成本轉(zhuǎn)嫁給了從他們手中買票的消費者。
因此,加大黃牛交易成本并不是有效打擊黃牛的辦法,除非能夠有效鏟除火車票倒賣的整個“食物鏈”。
唯有變革才能生存?
我們之所以選擇婚姻組成家庭,我們的交易活動之所以會出現(xiàn)企業(yè),都是因為交易成本的存在,家庭能降低夫妻雙方情感交流和養(yǎng)育子女的成本,而企業(yè)能降低交易雙方制定契約的成本。
如果說交易成本注定你和你的愛人要生活在一起,決定了我們大部分人必定要到一個叫單位的地方勞動,那么,對于家庭和企業(yè)而言,又有什么更好的辦法能降低它們運作的成本從而讓家族興盛或者讓企業(yè)的基業(yè)長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