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糖糖問媽媽,“駒駒唱歌不好聽,為什么總讓他表演獨唱?”“為什么他要吃肉,老師就沖他擠眼睛,將盆里的肉挑給他?”其實糖糖的問題很好解釋,因為駒駒的姥爺是公司的高層領導,幼兒園的老師勢利眼?。〉@個問題怎么能說給孩子聽呢?
媽媽覺得很無奈,連孩子的圣地也變得這樣世俗,真想舍近求遠地不要單位的福利待遇,給孩子轉幼兒園。可是轉念一想這個辦法不是很好?,F(xiàn)在為孩子轉幼兒園,如果在新幼兒園里再遇到同樣的問題,還轉嗎?兒子長大后還會遇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自己能一直幫他解決嗎?
應該讓遇到的問題成為孩子學習鍛煉的機會。想到這層以后,媽媽頭腦變得清醒與冷靜了。知道糖糖渴望得到老師的公平對待與關注,她微笑地看著糖糖,拉住兒子的小手問他,是不是因為駒駒媽媽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夠勇敢,特意找老師幫忙鍛煉唱歌呢?糖糖想了一會兒答:“我比駒駒勇敢,我敢在姥爺?shù)纳昭鐣辖o大家唱歌呢!”
接下來,媽媽又為糖糖分析,駒駒想吃肉,向老師提出來,如果大家都像他一樣,老師可照顧不過來。你說是不是?糖糖想了想很驕傲地回答:“我想吃肉告訴媽媽!”
家長對策
糖糖媽媽不但調節(jié)了孩子的失落情緒,還增強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與信心。當孩子再遇到此類問題時,不會憤恨、消極地怨天尤人,而會積極正面地尋找解決事情的辦法。
社會上的一些丑陋惡習可能會防不勝防地侵染到孩子的心靈,回答不當容易讓孩子思想走偏,甚至讓孩子的世界觀發(fā)生改變。家長要認真傾聽孩子的問題,找到孩子能接受的突破口,必須從積極的角度給予孩子正面引導,避免給孩子造成思想上的混亂。
引導孩子面對死亡話題
心心最喜歡的小表姐不幸得了絕癥,最后在親人們的極度悲傷中離世。媽媽決定先不讓心心知道,一是怕小小的孩子接受不了這個現(xiàn)實;二是媽媽的童年有過對死亡的恐懼,當年受到來自成人悲傷惡劣情緒感染,曾有個階段不敢睡覺,怕睡前的黑暗,也怕一覺睡去不會再醒來。
忽然,有一天心心問媽媽,為什么不帶她去看姐姐了。這時的媽媽情緒鎮(zhèn)定許多,想好了對女兒解釋死亡這個灰暗話題的方式。她問心心,還記不記得家里死去的一條小魚,姐姐同小魚一樣永遠地離開這個世界?!霸僖惨姴坏浇憬懔藛??”心心的眼淚刷地落下來。
媽媽拿來心心與姐姐的合影,講姐姐的善良和快樂地度過生命里每一天的堅強。然后,講從出生到死亡,是每個生物必須經歷的過程,心心也開口說話了,回憶與姐姐一起玩的快樂往事。心心用小手撫摸著照片,在媽媽的懷里第一次體驗到悲傷的滋味。
家長對策
心心媽媽用積極的“生命”話題替代了消極的“死亡”概念。后來的日子里,當遇到生病的小朋友,心心會對他講姐姐堅強的故事,激勵著別人,也激勵著自己。永遠長不大的姐姐成了心心心中堅強的定格。
當媽媽給孩子講述有關生命的話題時,要始終保持對生命熱愛、敬畏的情感,讓孩子體驗到生命的珍貴與美好。
為孩子學會寬容心態(tài)
多利的媽媽曾在想離婚的時候,倔強地起誓:絕不再讓多利爸爸看一眼孩子,也不要他給的一分錢撫養(yǎng)費。但在分居的那段日子里,她不可避免地將自己的憤恨與憂愁傳給了孩子,多利開始變得膽怯與自閉。
媽媽后來醒悟起來,堅強不是慪氣。她最終決定寬容多利爸爸并用兒子能理解的語言去向他解釋。“爸爸很好,媽媽也很好,但是爸爸媽媽不能很好地在一起生活了。將來你和媽媽住一起,媽媽和爸爸會像以前一樣愛你?!?/p>
“是出差嗎?”多利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已經多日沒聽到“爸爸”這個詞了。
“差不多吧,但叫離婚。”多利雖然不能理解這個讓成人以為會讓孩子受傷害的概念,但他接受了。后來多利多次坦然地說自己的父母離婚了,曾讓很多親人難過,認為他的無所謂是因為不懂事。事實證明大家的猜測是錯誤的。相反,多利懂得感恩媽媽的養(yǎng)育,也在家里充當起男子漢的角色,勇敢地幫助媽媽分擔與解決問題。他經常聽到媽媽對他的夸獎,你像爸爸一樣棒!
家長對策
家庭雖然解體但不能讓孩子的天空坍塌,不能讓成人的問題給孩子造成毀滅性的災難,多利媽媽的及時幡然醒悟造就了孩子堅毅的品格與坦然接受現(xiàn)實、積極樂觀處事的好思維習慣。
與其讓孩子陷入不知情的無端放大的猜測里,不如事先將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再主動從正面角度,用孩子能理解的概念,給孩子闡述要面臨的事實,孩子往往比成人想象的更堅強。
每個孩子都是幸運兒
薇薇是個有腿疾的小女孩,當她問媽媽為什么她與別人不一樣時,媽媽給她講了一個童話,故事的主人公也叫薇薇,她是美麗的仙子,為了心急找媽媽墜入凡間,跌傷了左腿。好心的命運老人疼愛她,特意偏愛她許多,送她明亮的眼睛,美妙的歌喉,還有靈活的雙手……聽了這個故事,薇薇覺得很幸福,很幸運。這樣的感覺一直伴隨著她的成長。
幼兒園舉行運動會,薇薇報名參加了穿衣服比賽。雖然小朋友們遙遙領先地跑到前面,但是沒能及時系好衣服的紐扣,于是出現(xiàn)了幾個孩子一起站在紅線前系扣子的場面。而薇薇邊跑邊系扣,速度雖然不快,但卻是最快穿好衣服的人,當薇薇體驗到撞紅線的快樂時,其他的小朋友們仍急得小臉兒紅紅地在系扣子。那一刻,薇薇仿佛看到了一位善良的老人沖她招手與微笑……
家長對策
用孩子喜歡的童話故事講孩子的不幸遭遇,不僅僅有淡化悲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孩子成了故事里的主人翁,會覺得自己是個與眾不同的人,必定會激發(fā)孩子對自己未來的向往與憧憬。
不要用成人狹隘的心理去揣測孩子的想法,在孩子沒有承受“殘酷”的現(xiàn)實能力之前,為孩子營造一個向現(xiàn)實過渡的童話空間吧!
愛心小提示:
生活中總會有些突如其來的不幸。保護孩子不受到負面信息的傷害,是每位媽媽的本能和責任。也許媽媽們不具備心理專家的素質,但是,媽媽們可以通過學習,擁有將丑陋幻化成美好、化腐朽為神奇的智慧,種一顆永遠都燦爛的太陽在孩子的心中,照亮孩子的純真世界。
家長們可參考下面這個經典的小故事靈活掌握轉變原則。這是一個曾經讓很多母親淚流滿面的故事。
在美國的小鎮(zhèn)上,一名小男孩被劫持做了人質。就在劫匪用槍頂著小男孩的頭,決定開槍的那一刻,警方開槍了。幾顆子彈同時射中劫匪的頭,得救的孩子剎那間被鮮血濺成血人。這時一位談判專家迅速地跑過去抱起小男孩,告訴他“演習結束!”聽到這句話后,孩子將信將疑地問:“真的是演習嗎?”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微笑綻放在孩子那張布滿鮮血的臉上。一句話,成為一場機智及時的心靈援救,讓一次不知多久才能恢復好的心靈創(chuàng)傷瞬間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