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人中李紀光具有多年盜墓經歷,當眾人聚在一起研究盜墓計劃的時候,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建議盜妃陵。鄂士臣對此深表贊同,眾人同聲附和,決定先挖妃陵,但西陵內有三座妃陵,從哪個下手呢?
八個人最后將目標集中在園寢中的珍妃墓。理由是:崇妃園距村莊較遠,不易被人發(fā)現,比較安全。珍妃是光緒皇帝的寵妃,生前雖不得意,死后入葬的規(guī)格卻很高,隨葬的珍寶肯定不少,進行盜墓容易發(fā)橫財。
他們去珍妃墓的第二個晚上,看見大約有一個營的軍人奔向崇陵。第二天早晨就看見從崇陵出來的路上有盜墓者留下的痕跡:綾子布等瑣碎的東西。崇陵被盜了,那批隊伍究竟是何人,至今仍是一個解不開的謎。
雖然崇陵的被盜之謎至今仍未解開,但是盜光緒帝寵妃珍妃墓的人卻早已被就地正法。當年,珍妃就是因為支持光緒帝變法慘遭慈禧太后毒害的。誰能猜到,在光緒帝崇陵被盜還不足半年時間,珍妃墓也遭遇惡夢,二人還真是同命相連。
珍妃是人們按她曾獲封的稱號來稱呼她的。她是滿洲鑲紅旗人,清朝光緒皇帝的側妃,也是光緒皇帝最為受寵的妃子,生于光緒二年(1876年)二月初三,為禮部左侍郎長敘之女。珍妃和光緒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月初五,慈禧太后選定其弟,副都統(tǒng)桂祥的女兒葉赫那拉氏為光緒帝之后,同時封珍妃與她的姐姐瑾妃為嬪,時瑾嬪15歲,珍嬪13歲。光緒二十年,兩人同時晉封為妃。珍妃其祖父乃陜甘總督裕泰,其父長敘曾任戶部右侍郎,其伯父長善乃廣州將軍,珍妃與其姊瑾妃自幼隨長善在廣州長大。珍妃10歲那年,長善卸任廣州將軍,她與姊姊隨同北返北京。
珍妃進宮時,天真活潑,聰明伶俐,性格開朗,才華出眾,頗得光緒的歡心。光緒每次退朝,珍妃終日相伴,想法順應皇上的喜愛。有時故扮男裝,滿頭烏發(fā),后垂長辮,頭插三眼花翎,身著長袍馬褂,腰系絲帶,足蹬朝靴,儼然是一位美少年似的差官。就這樣與光緒共食共飲共玩共樂。她還“通書史,解吟詠繪事”,能在列強侵華、國勢日衰之際,支持光緒執(zhí)掌政權,推行新政,實現“富國強兵”、“不作亡國之君”的夙愿。光緒在政治上受壓抑,行動上遭監(jiān)視的情況下,很自然地把珍妃當成知己,百般恩愛。
慈禧太后對珍妃的認識和態(tài)度,有一個由喜歡到忌妒、厭惡、憎恨的轉變過程,最后竟然對她下了毒手。據記載:“珍妃初入宮時,頗得慈禧歡心,教以雙手寫字。后慈禧賜群臣福、壽、龍、虎等字,均妃代筆。勢且青勝于藍,慈禧乃漸妒,妒而生惡,遇事則不滿?!保ā度宋脑驴肪砹┱溴懊渴檀褥[奏章,從旁窺測,即能知其概要,預料太后將如何披答。退與同輩言之,及懿旨下,百不爽一。后為太后所知,訝其才已勝己也,忌之尤甚”(《慈禧軟事》)。珍妃喜歡攝影,常艷裝露容,任聽內監(jiān)拍攝。慈禧則以“宮嬪不應所為”加以斥責。對她戲著男裝,慈禧更認為是放蕩不羈,大逆不道。至于珍妃支持光緒變法維新,理所當然地遭到慈禧的忌恨,所以慈禧在囚光緒于南海瀛臺的同時,也將珍妃軟禁于故宮鐘粹宮北三所。
有關珍妃之死,史學界大多贊同是慈禧指示親信太監(jiān)崔玉貴推其入井的,但是細節(jié)方面卻不是很清楚,關于這一點,有三部書都曾經進行過比較詳細描述。
一是來自金易的《宮女談往錄》,作者自稱是崔玉貴的描述:
到了頤和軒,老太后已經端坐在那里了。我進前請跪安復旨,說珍小主奉旨到。我用眼一瞧,頤和軒里一個侍女也沒有,空落落的只有老太后一個人坐在那里,我很奇怪。
珍小主進前叩頭,道吉祥,完了,就一直跪在地下,低頭聽訓。這時屋子靜得掉地下一根針都能聽得清楚。
老太后直截了當地說:“洋人要打進城里來了。外頭亂糟糟,誰也保不定怎么樣,萬一受到了污辱,那就丟盡了皇家的臉,也對不起列祖列宗,你應當明白?!痹捳f得很堅決。老太后下巴揚著,眼連瞧也不瞧珍妃,靜等回話。
珍妃愣了一下說:“我明白,不曾給祖宗丟人。”太后說:“你年輕,容易惹事!我們要避一避,帶你走不方便?!闭溴f:“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鎮(zhèn)京師,維持大局?!?/p>
就這幾句話戳了老太后的心窩子了,老太后馬上把臉一翻,大聲呵斥說:“你死在臨頭,還敢胡說?!?/p>
珍妃說:“我沒有應死的罪!”
老太后說:“不管你有罪沒罪,也得死!”
珍妃說:“我要見皇上一面?;噬蠜]讓我死!”
太后說:“皇上也救不了你。把她扔到井里頭去。來人哪!”
就這樣,我和王德環(huán)一起連揪帶推,把珍妃推到貞順門內的井里。珍妃自始至終嚷著要見皇上!最后大聲喊:“皇上,來世再報恩啦!”
而一位舊宮監(jiān)唐冠卿在故宮博物院周刊的《珍妃專號》里則說:
聞珍妃至,請安畢,并祝老祖宗吉樣。后曰:“現在還成話么?義和拳搗亂,洋人進京,怎么辦呢?”繼語音漸微,噥噥莫辨,忽聞大聲曰:“我們娘兒們跳井吧!”妃哭求恩典,且云未犯重大罪名。后曰:“不管有無罪名,難道留我們遭洋人毒手么?你先下去,我也下去!”妃叩首哀懇,旋聞后呼玉桂(即崔玉貴),桂謂妃曰:“請主兒遵旨吧!”妃曰:“汝何亦逼迫我耶?”桂曰:“主兒下去,我才下去呢!”妃怒曰:“汝不配!”忽聞后疾呼曰:“把她扔下去吧!”遂有掙扭之聲,繼而怦然一響,想珍妃已墮井矣!
第三段資料出自《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中一位太監(jiān)的描述:
聽說珍妃被害的事已經有很多人寫過。我們過去同人中一位叫王祥的是親眼看見珍妃被丟到井里去的。以下是王祥在幾年前對我講的話:
王祥那個時候才二十幾歲,他清楚地記得,庚子年七月二十,宮里亂七八糟的,西太后和光緒皇上都改變了裝束,就要逃出宮了。就在這當兒,她親自率領瑾妃和御前首領太監(jiān)崔玉貴、王德環(huán)到了寧壽宮,把珍妃從三所(囚禁珍妃的住所)里提了出來。珍妃在這里不知道已經受了多少折磨。她被提到西太后跟前,我們從門縫里看到她,戰(zhàn)戰(zhàn)兢兢,憔悴的樣兒。
西太后究竟同她說了些什么,王祥沒有聽見。后來在場的太監(jiān)們傳說,西太后對她說,現在太后同皇上就要離京了,本來想帶她走,但是兵荒馬亂的年月,萬一出了什么事,丟了皇家的體面,就對不住祖宗了,讓她趕快自盡。還聽太監(jiān)們傳說,珍妃對西太后說,皇上應該留在北京,但是還沒等珍妃說明道理,西太后就冷笑了一聲,搶白她說,“你死在眼前,還胡主張什么?!?/p>
這些傳說是不是實情,王祥說不能判斷。當時王祥從門縫里只看到珍妃跪在西太后面前,哀求留她一條活命,口里不斷呼叫:“皇爸爸,皇爸爸,饒恕奴才吧!以后不再做錯事了……”西太后氣狠狠地呼喝:“你死去吧!”
在場的人,有的眼里流著淚,像木雞似得呆站著。大概誰也不忍下手。光緒和瑾妃也眼淚汪汪的。
西太后怕時間耽擱久了,就接連著喊叫,快點動手。崔玉貴走上前去,把珍妃扯過去,連挾帶提地把她丟到井里去。
珍妃臨危前,王祥還聽到她呼喚:“李安達,李安達!”安達是對太監(jiān)的尊稱。這是珍妃呼喚李蓮英,求他救救她。
這三段資料雖然在細節(jié)方面大有不同,可在慈禧處死珍妃的理由上卻十分一致,那就是以時局紛亂為借口將她推入井的,這應該是珍妃之死的一個真相。
1901年11月,清廷與八國聯(lián)軍媾和,慈禧等人從西安返回北京,慈禧見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下旨要珍妃家人來打撈珍妃遺體。珍妃遺體在井內泡了一年半有余,井口又小,怎么也撈不上來。慈禧大怒,要對全家問罪。珍妃弟弟志嚇得魂不附體,急忙擺上香案,燒香叩頭,求姐姐顯靈開恩,救全家性命。結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遺體打撈上來,已是慘不忍睹。志含淚將姐姐一條曲著的腿捋直,裝殮入棺。慈禧命人把珍妃掩埋。對外宣稱:珍妃為了免遭洋人污辱而投井自殺。并恢復珍妃名譽,從妃冊封為貴妃,企圖以“貞烈殉節(jié)”的名義掩世人耳口。
慈禧為何把珍妃害死又行追封之事。據說慈禧在出逃期間,屢做惡夢,夢見珍妃渾身水濕、遍體血跡、目眥欲裂地前來索命,使她備受驚嚇,于是假惺惺地施以恩惠,撫慰珍妃亡靈莫來打擾。
珍妃死后,埋葬在西郊的什么地方,各種記述歧異?!肚迨犯濉氛f“葬西直門外”;《遜清皇室軼事》說“葬于西直門外的恩濟莊”;《珍妃其人》說“葬于阜成門外恩濟莊太監(jiān)公墓南的宮女墓地”;《崇陵傳信錄》則說“淺葬京西田村”。恩濟莊在阜成門外海淀區(qū)八里莊之西,也可說是“西直門外”。珍妃到底埋葬在海淀區(qū)的恩濟莊,還是田村?據查,恩濟莊確有一座“老公墳”,即太監(jiān)公墓,連大太監(jiān)李蓮英的墳也距此不遠,但在老公墳南邊并未發(fā)現宮女墓地。在恩濟莊西三里的田村卻有妃嬪停棺之地。據《詩書見聞錄》記載:“乾隆三年,端慧太子薨,停棺于城西的田村?!庇謸娥B(yǎng)光齋叢錄》記載:清代雍正年間,“妃嬪病歿,金棺皆停吉祥所。五日后乃奉移田村?!庇纱擞^之,“珍妃淺葬田村”是符合事實的。
1914年,隆?;屎笕ナ溃c德宗景皇帝(即光緒)合葬于西陵金龍峪之崇陵;同時將珍妃從海淀區(qū)田村遷葬于崇妃園寢。就這樣,珍妃永遠被埋葬在永寧山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