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節(jié):家是股份制情感公司(2)

新情感筆記 作者:馮雪梅


從父親去省城讀書的那天起,祖母就在琢磨父親的親事。她相中了一個女孩子,父親兒時的伙伴。祖母不認(rèn)為這是包辦,兩家人知根知底兒,兩家孩子也打小就認(rèn)識。女孩子喜歡父親,有事兒沒事兒地就來串門,幫祖母打掃院子做針線。她的健壯、能干、好心地,很得祖母歡心。

當(dāng)父親以"沒有共同語言"為由拒絕這門親事之時,祖母黯然神傷。她賭氣將兒子趕出門,倔強(qiáng)的兒子竟然也就一去不返,大半年時間沒回一次家。最終,祖母托人帶話給父親,讓他帶他的女同學(xué)一起回家。

祖母只看了母親一眼,就認(rèn)定父親會跟她受苦。眼前的這個女學(xué)生,肩不能挑背不能扛,連飯都只能吃那么一小口,能行嗎?成家,不就是兩個人踏踏實實過日子?洗衣做飯養(yǎng)孩子,不比識文斷字重要?

祖母的反對只能為父親的愛情增加某種浪漫色彩。他義無返顧地帶著母親領(lǐng)回了結(jié)婚證。在單位分的一間小平房里,兩張單人床并為一張。父親給母親買了身新衣服,母親用自己攢的一點(diǎn)兒錢,替父親償還買自行車欠的債。從此之后,他們的工資成為公用,他們所有的財產(chǎn),就是屋里目光所及的一切。類似集體主義的大家庭,他們的婚姻,從一開始,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

很快就有了兒女,日子變得忙碌而瑣碎。兩個人時時會生出些爭吵,為了家務(wù)事,為了錢,為了孩子。吵得厲害了,就找人去評理。鄰居也來勸架,批評勸解,和稀泥似的各打五十大板,最終的目標(biāo)是好好過日子。架吵急了,也說離婚。孩子一人一個,存折里那一點(diǎn)兒錢,一人一半。每個月的收入,工資單上寫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偶爾,母親也想,如果她嫁給的是另一個人,而不是一無所有的父親,生活也許會是另一副模樣。一切不過想想而已,真要離婚,可沒那么簡單。別說邁不過自己心里的坎兒,連單位領(lǐng)導(dǎo)都會不同意,到哪兒再找間房子,讓你們各住各的?再說,誰的日子不在辛苦勞碌中過?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而不是相互獨(dú)立的你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