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北歐的一個電視演播室參與過一個采訪,節(jié)目的制片人帶來一臺蘋果筆記本電腦,但是商標被一張貼紙蓋住了。在現場觀眾面前,采訪者還特意做出提醒,電視臺不允許任何形式的產品植入廣告或品牌推廣。但我怎么能錯失良機?我拿起蘋果筆記本電腦,向全體觀眾展示,然后讓他們在我數到三時喊出品牌的名稱。沒有任何懸念,他們都大聲喊著:"蘋果!"那Triscuits夾心威化呢?哈雷摩托車呢?法拉利呢?或者是一包萬寶路香煙?如果把它們的色彩、圖案或形象單獨拎出來,能通過我們的"粉碎測試"嗎?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有趣實驗。老鼠頭上的兩只黑色圓形耳朵,不用說就知道是迪斯尼;新加坡航空的空姐代表了新航的形象;那要是赤裸上身、露出整齊的六塊腹肌的帥氣男模的黑白照片呢?必然是阿貝克隆比&費奇(A&F)了!這些都只是品牌的某個組成部分,但它們都是特色鮮明、不易被混淆的。
它們的秘訣就是把品牌中的每個元素都做大做強,以至于既能獨擋一面,又能和其他元素高效整合,這樣品牌就會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品牌的構成元素
為了成功地"粉碎"品牌,你需要深入理解品牌究竟是由哪些成分構成的。視覺策略背后的動機是什么?聲音又隱藏著哪些玄機?氣味在品牌訊息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品牌如何在電視屏幕上帶給觀眾觸覺體驗?如何用味覺推廣你的產品?當然,這一點在手機、電視和電腦上是無法實現的。
一旦品牌被分解成若干個部分,就是時候把它們重新組合起來,讓每一個感官體驗加強,并且能獨當一面。
到目前為止,全球出現過的感官品牌案例屈指可數。有一部分感官品牌的項目在探究如何做一個成功的"多感官"品牌。一個產品有可能利用到全部五種感官嗎?什么樣的感官組合效果最好?如何通過感官傳遞情感?如果你這么做了,消費者會不會買賬?
諾基亞的成功案例
目前,諾基亞在全球擁有40%的手機市場份額。也就是說,每天有4億人用諾基亞手機聊天。比起諾基亞手機的外形特征,它的鈴聲才是發(fā)揮了更大作用的品牌推廣工具。根據品牌管理顧問公司英特品牌的調查,諾基亞在"全球最具價值品牌"中位列第八,價值約359億美元。
諾基亞的"聲音語言"只是他們品牌傳奇故事中的一部分,還有它友好的導航方式和用戶界面,你會發(fā)現你對自己的諾基亞手機是多么的了如指掌。
幾個月前,一個朋友和我惡作劇,把我的諾基亞手機的顯示語言改成了中文。一開始當我發(fā)現每個圖標上都出現中文時,我還很驚訝。但是,出于我對諾基亞系統(tǒng)的熟悉,我仍然可以飛快地操作,就像我能看懂中文一樣。憑著直覺,我找到了語言設置然后把系統(tǒng)改回了英文。對我而言,"語言設置"這一項完全是平時用不著的功能,但我仍然能夠憑著對系統(tǒng)的熟悉找到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