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臺二仙女(2)

笑看滄海欲成塵 作者:江湖夜雨


鄉(xiāng),只見面目全非,巷子和屋子完全沒有記憶中的模樣了,村里的人竟沒有一個認識的,打聽了半天才得知,原來時間早已過了三百多年,我們常用“恍如隔世”這樣一個詞,這里卻是真的隔了好幾世了。經(jīng)多方打聽,找到一個人,按輩分是劉晨的七世孫。他當然不認識劉晨,倒是聽過祖輩說,曾有一個先人上山采藥,一去不回。劉阮二人聽了,失魂落魄一般,如今已不是他們的時代了,在村里住著也沒什么意思,于是他們就又想再回天臺山去找仙女。可是,失去了,就再也回不去了,空月寂寂,冷月冥冥,再也找不到當初的路徑。

劉阮再到天臺不復見仙子

曹唐

再到天臺訪玉真,青苔白石已成塵。

笙歌冥寞閑深洞,云鶴蕭條絕舊鄰。

草樹總非前度色,煙霞不似昔年春。

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見當時勸酒人。

詩中說:“草樹總非前度色,煙霞不似昔年春?!逼鋵嵅輼錈熛荚趺磿惺裁床煌皇乔榫夒y續(xù),這山川草木看起來就無論如何再不似舊時了。有些東西,一旦舍去,就難以找回了,不珍惜曾經(jīng)擁有過的幸福,再想回頭,已是惘然難覓。

珍惜擁有,失去不再有。也許這就是仙女想要告訴劉阮二人的吧。

對此,中唐詩人元稹就非常不理解,他寫詩感嘆道:“芙蓉脂肉綠云鬟,罨畫樓臺青黛山。千樹桃花萬年藥,不知何事憶人間?!币馑颊f,有天仙的姿容相伴、有青山里的畫樓居住、有仙桃和仙藥服食,人生至此,十分完美了,你這倆傻小子干嗎要回去呢?

當然,從一些賢妻良母的思維來看,劉阮二人回家找自己的老婆孩子,也是很重情義的,并不像劉阿斗一樣,有了好吃好喝,就“此間樂,不思蜀”了。二人不要美貌仙女,不棄糟糠之妻,豈不勝過陳世美萬倍。

元稹是出了名的薄幸男人,他拋棄了鶯鶯,去娶高官之女,這事,單是我的書里就提過多次,想必大家早就熟知。他的思維當然是“人往高處走”,對劉阮二人的思想非常不理解,這是很自然的。

《幽明錄》中說,劉阮二人尋不到仙女,后來也沒有回去,竟不知所終。而在曹唐的詩中,又寫了這樣一首詩,表明仙女也在懷念劉阮。

仙子洞中有懷劉阮

曹唐

不將清瑟理霓裳,塵夢那知鶴夢長。

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間無路月茫茫。

玉沙瑤草連溪碧,流水桃花滿澗香。

曉露風燈零落盡,此生無處訪劉郎。

說點題外話,后人的詩話集中曾嘲笑過“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間無路月茫?!边@兩句,雖然擬的是仙女的口吻,但聽起來竟像是鬼詩。確實,這首詩中的情調(diào)非常的悲戚,像“曉露風燈零落盡”也是陰風慘慘的,說起來,這天臺二女仙,也不像是很尊貴的仙女,她們僻處在深山之中,像什么“胡麻飯”“山羊脯”“牛肉”之類的也算不上什么天廚仙饌,也沒有見她們飛來飛去,使出什么高深的法力。

雖然仙女們完全可以再把劉阮二人接回來,然而,劉阮既然堅持要走,他們之間的緣分已經(jīng)盡了,再回來也沒有什么意思了。有些事,有些人,一旦時過境遷,就再也回不去,就算還有這個人,也不是當時的那個人了。

人一生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此生無處訪劉郎”,就算劉郎仍在,也不再是初相見時的那個劉郎。

清代蒲松齡所寫的《聊齋志異》中有《賈奉雉》一篇,其中有一段情節(jié),襲用了劉阮入天臺的架構(gòu),說是賈奉雉因厭惡人間是非不分的污濁,于是去深山修仙。這回深山里沒有美女相迎,卻出來一個老叟(仙人),晚上安排他獨居一室,進行考驗,先派老虎嚇,沒嚇動,后派美女勾引,也沒打動她,結(jié)果這個美女又幻化成其妻的樣子,并且用他們夫妻間的暗語來挑逗他,賈奉雉不能忘情,就和她OOXX了一番。第二天,老叟大怒,說他塵緣未凈,就把他轟走了。

賈奉雉回到家鄉(xiāng),看到的也是面目全非,無復舊時景象,只不過時間只過了三代,才到他的孫輩(賈奉雉在山中待的時間本來就沒有劉阮長嘛)。蒲松齡安排其妻在賈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