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富春沙際鬼

笑看滄海欲成塵 作者:江湖夜雨


古時的人出門在外,冬寒暑溽,鞍馬勞頓,更有毒蟲猛獸時有出沒。而遇上兵亂馬荒、盜匪橫生的亂世,更是兇險倍增。所以,有不少人成為他鄉(xiāng)的游魂野鬼,家中人茫然不知,未明生死,更無從談起奠錢及血食了(謂受享祭品。古代殺牲取血以祭,故稱血食)。

《全唐詩》中記載,唐末錢镠稱吳越王時,有人于一個月色澹然的夜晚,行船于富春江上,隱約見有一個灰蒙蒙的人影立在江畔的沙灘上,朗聲吟詩道:

富春沙際鬼

陊江三十年,潮打形骸朽。家人都不知,何處奠杯酒。

這人聽了,知道吟詩者并非生人,味其詩意,他都死了三十多年了,形骸已朽,化為一具白骨,而家中的人卻并未得到音訊,尚未確定他的生死,所以他這許多年來,連一杯祭奠的酒也沒有嘗到。舟上的這位大概同樣也是游走四方,常在異鄉(xiāng)的旅人,他不禁大有兔死狐悲之感,不禁問道:“君是誰?可示姓名否?”然而,這個“富春沙際鬼”卻接著以詩作答道:

又吟

富春沙際鬼

莫問我姓名,向君言亦空。潮生沙骨冷,魂魄悲秋風。

從詩中看,這個鬼還非常地高傲,他說,別問我的姓名了,說給你聽也沒有什么用,言下之意是并不在意別人給他的祭祀,一副不吃嗟來之食、拒人千里之外的孤高氣度。所以,他只能嗟嘆:冷冷的潮水浸透了伶仃枯壞的白骨,瑟瑟的秋風吹動飄蕩不定的魂魄。

當舟上的客人上岸作揖,準備再和他說幾句話時,這個“富春沙際鬼”卻倏而不見了。這“鬼脾氣”真是夠古怪倔強的,我猜這人十有八九生前也是位文士。

同在《全唐詩》中,還記載了一個“河湄鬼”的故事。說是開元六年時,有人泊舟于河邊,見到岸邊有一具枯骨,心下可憐,就投食祭奠,只聽得空中有人道謝,并吟詩道:“我本邯鄲士,只役死河湄。不得家人哭,勞君行路悲。”這個鬼家在邯鄲,服兵役時死在這里,家人也是未知其生死,成為無人祭奠的孤鬼。不過這個鬼要隨和得多,有人投食給他,他就歡喜道謝。

與以上故事相類似的,還有人在巴峽這個地方,聽得有聲音凄厲的詠詩聲,詩為:“秋徑填黃葉,寒摧露草根。猿聲一叫斷,客淚數(shù)重痕?!倍疫@聲音通宵不絕,一夜重復幾十遍。天明后,人們到吟詩聲發(fā)出的地方探視,只見空山寂寂,溪谷幽絕,既無人影,也無舟船,只有白骨一具,不知已死去多少年了。

斷腸泉下,幽憂難陳;凄凄白楊,日暮愁人?!度圃姟分兴浀闹T多詩鬼,不能一一具錄,本篇結束之際,在此酹酒一杯,祭奠諸位游魂:

香魂雖散,形骸早壞,有詩傳世,便可不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