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動物的組群效應(yīng)(1)

動物趣談:有趣的動物們 作者:讀者叢書編輯組


陳效一

人類許多最感人的事跡和最崇高的成就,都得歸功于其群居的天性,歸功于人類最偉大的友情與合作。但是,人類在群居中也表現(xiàn)了仇視與敵對。人類這后一個特點,隨著人口的增加已引起眾多有識之士的注目。因此,為了我們自己的幸福與生存,即使我們對動物的社會行為不感興趣,也該對它們在共棲合作這件大事上的處理之道,仔細探索一番。

動物群居的優(yōu)點

許多種動物都集聚成群生活,因為動物的群居在遷徙、御敵和捕食等方面,可以有很多好處。

過群居生活的野生動物更安全些,因為幾百雙敏銳的眼睛能及早發(fā)現(xiàn)敵人。群居動物不但能在群中相互嬉戲,更便于集體狩獵。

狐貍是犬科動物中最散漫的食肉動物,不過群體生活。然而到了難捕食的冬季,它們也集聚起來,共同設(shè)法去捕捉狍子一類較大的動物。狼成群結(jié)隊偶爾也會傷人;豺集中力量可以去圍攻鹿群;而成群的鬣狗甚至能捕食年老的獅子。

海豚的兇猛近親--虎鯨成群圍攻鯨,甚至能把鯨撕成碎塊。獨角鯨在嚴冬時成大群聚在一起,在同一地方游動,不斷地潛上潛下,把水攪渾,以免海水結(jié)冰。如果在它們生活的北極浮冰區(qū)沒有一個很大的未凍水面,獨角鯨就會窒息而死。

河貍以及熱帶的文鳥也都聚在一起,共同修筑“住房”。

各種動物與自己的同類集聚在一起,除了能得到這些明顯的好處外,過集體生活還有一些奧秘的益處。目前對這些益處還沒有深入研究,但是這些益處是比較明顯的。

科學(xué)家們發(fā)現(xiàn),當螞蟻和白蟻數(shù)量很多時,它們干起活來就很積極,比那些離群的要干得好些。這種奇怪的現(xiàn)象,被稱為“組群效應(yīng)”。

兩三個蜚蠊在一起,比單獨時能選擇更正確的逃跑路線,能更好地識別方向。金魚在一起時的胃口比單獨時要好些,即便是吃同量的食物,集體時比單獨時長得快些。金魚和其他一些魚類,成群時消耗的能量也少些,在需氧方面可以說明這一點--單獨的金魚需氧量顯然要多些。

有些動物的組群效應(yīng)不典型,但也可看出組群現(xiàn)象,如丸花蜂、蠅、象蟲、蝗蟲、家鼠和雞等。

大群的動物,比小群或單獨時,受到兇猛動物的傷害會少些。這一點曾用某些動物做過實驗。成群的動物,并不僅僅是能增加警覺性,而且還具有集體的心理震懾作用,可以使來犯的敵人倉皇失措。

蜜蜂大家庭的情誼

蜜蜂給我們樹立了手足情誼的良好榜樣。

蜜蜂生活在一個友好的大家庭里,大些的喂養(yǎng)小些的,給小的打掃衛(wèi)生、喂它們食物、給它們水喝、保護它們,當需要時,還給它們?nèi)∨?,或者給它們扇風(fēng)降溫。這些為了后代的操心事兒,是由年長的工蜂姐姐們完成的,要知道工蜂是雌性的。

有趣的是,在每個生產(chǎn)工段勞動的蜜蜂,正好適合實際需要,既不會多,也不會少。那么是誰調(diào)配工蜂在蜂房里的工作呢?

實際上它們不用領(lǐng)導(dǎo)。在蜂房里沒有為所有蜜蜂設(shè)立的共同調(diào)度點。正如有位學(xué)者說的那樣,每只工蜂都知道自己在蜂房中的位置,知道它們在當時應(yīng)該做什么。

工蜂對照管幼蟲的工作非常認真負責,它們不知疲倦地精心工作,無論如何都不允許出差錯。讓我們看看蜜蜂從事溫度調(diào)節(jié)的勞動過程。

當蜂房里開始繁殖時,有幼蟲的蜂房總是保持一定的溫度。

擔任保姆工作的工蜂如果一覺察“育嬰室”內(nèi)開始降溫,它們馬上會聚集到正在繁育后代的蜂房上,像蓋被子一樣用自己的身體把蜂房蓋好。此時,每只工蜂盡量顫動翅膀,使自身的溫度升高,并使熱量在蜂房散開,于是“育嬰室”里的溫度便隨著提高了。

在炎熱的日子里,工蜂又會給蜂箱降溫。所用的辦法是大家所熟悉的,就是通過水分蒸發(fā)來排熱。從保姆蜂察覺蜂箱過熱時起,到運水工蜂找來水,約需15~30分鐘。在“救護隊”運水還沒有回來以前,如果不采取緊急措施,蜜蜂幼蟲就可能死亡。這時,工蜂只好做出一定的犧牲:從嗉囊里將花蜜甩出,噴灑在蜂房里。因為花蜜的成分有1/3或1/2是由水組成。這種措施,自然是臨時性的,不過還可以應(yīng)付一陣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