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需要獨立、自主、創(chuàng)新的人才,然而很多家長以及老師在孩子的教育上并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仍然對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攬,忽視對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經(jīng)說過:“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p>
如今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在他們成長道路上存在著一個非常溫柔的“陷阱”。這個“陷阱”正是那些過度庇護(hù)孩子的父母親自挖掘的——父母對孩子總是事事包辦,平時很少給他們獨立做事情的機(jī)會,從而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qiáng),意志薄弱。像這樣缺乏獨立性的孩子是無法適應(yīng)現(xiàn)代化社會需要的。孩子長大后必須要面對的是:變化加劇的社會、發(fā)展迅猛的科技、各種激烈的競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他們必然要具備獨立思考、判斷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否則將難以生存和發(fā)展。因此,父母們一定要想辦法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jī)會,做到不時時陪伴孩子,鼓勵他們自己去玩、去思考、去探索,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考慮讓孩子獨自參加戶外活動。
孩子從呱呱墜地、咿呀學(xué)語到將來長大成人、成家立業(yè),是一個從依賴逐漸走向獨立的過程。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習(xí)慣于依賴父母,這對遲早將到來的獨立生存將是極為有害的。為了孩子的將來,讓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獨立生活的習(xí)慣是每個父母的首要任務(wù),這也是孩子適應(yīng)社會所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
很久以前,有一個獵人在打獵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幾只剛出生不久的小獅子,于是就把它們帶回家中精心喂養(yǎng)。獵人將所有的小獅子都關(guān)在籠子里,每天喂吃喂喝,小獅子的生活也過得無憂無慮、自在幸福。有一天,籠子不知道怎么被打開了,其中的一只小獅子從里面偷偷地跑了出去,獵人到處尋找也沒有找到。為了避免剩下的獅子全都丟失,獵人將籠子加固,而且一有時間就和它們待在一起。
過了幾年,幾只獅子徹底被馴服了,獵人就把它們從籠子里放出來,即使沒人看管,它們也不會亂跑了。獵人出門的時候總是在院子里放一些食物,獅子餓的時候就去自己吃。后來獵人出了意外再也沒有回來,獅子將獵人留下的食物吃完后再也沒有東西可吃,但是它們也沒有想辦法,最后竟然活活餓死了,而當(dāng)年偷跑出去的小獅子卻是另一番景象。它已經(jīng)變成了一頭真正的獅子,獨自在野外,餓了只能自己找食吃,渴了就自己找水喝,受傷了就給自己療傷,遇到敵人也會自衛(wèi)。正是當(dāng)年離開獵人的照顧,小獅子才學(xué)到了生存的本領(lǐng),從而能夠在大自然的環(huán)境中順利存活下來。
盡管獵人對那幾頭小獅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是在無形中卻剝奪了它們自主學(xué)習(xí)生存能力的機(jī)會,并且最終害死了它們。這同教育孩子是一個道理,一味地照顧孩子只會把孩子養(yǎng)成像籠子里的小獅子那樣,沒有基本的生存技能,最終會被社會所淘汰。真正愛孩子就要學(xué)會放開孩子,“不陪”才能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才會把孩子培養(yǎng)成真正的“獅子”。
晗晗從3歲上幼兒園,可以離開家人開始,媽媽就讓她每天自己乘電梯下樓到單元門口去取牛奶。一開始晗晗挺高興,覺得自己很有本事了。漸漸地,她對這種鍛煉失去了興趣,尤其是到了冬天,外面呼呼地刮著大風(fēng),晗晗有些不樂意了。媽媽說:“天氣冷了,風(fēng)大了,送牛奶的叔叔就可以不送牛奶了嗎?媽媽是不是也不用上班了?你不去幼兒園行嗎?”晗晗歪著小腦袋想了一會,媽媽的話也對呀,天冷有什么可怕的呢,于是就穿著厚厚的衣服下樓拿牛奶去了。
有一個星期天,晗晗實在不想起床,跟媽媽說自己好困好困,如果一定要去就讓媽媽抱著。媽媽說:“如果送奶的叔叔也說困,也想讓他的媽媽陪著,或者是不起來送牛奶了,那晗晗還有牛奶喝嗎?媽媽也困,如果不起來做早飯,那你還能吃上早飯嗎?這是自己該做的事,不能因為有了困難就不去做。”懂事的晗晗覺得媽媽說得很有道理,還是爬起來去拿了。后來,晗晗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意欲罷工”的行為。
正是媽媽的這種“不陪”原則,鼓勵晗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一步步培養(yǎng)出晗晗這樣能獨立做事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