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不武斷對孩子進行負面評價(1)

一件事改變孩子的一生 作者:張盛林


【現(xiàn)場直擊】

一天在家里,張女士對7歲的兒子輝輝說:“輝輝,如果有兩個蘋果,你是自己吃掉,還是分一個給媽媽吃呢?”

輝輝歪著腦袋想了想,說:“我會把每個蘋果都咬一口……”

媽媽聽到這話,一下子失望透頂,大聲斥責輝輝說:“你這個沒良心的孩子,媽媽省吃儉用都是為了你,你怎么一點都不懂得孝順媽媽呢?我真是太傷心了?!?/p>

輝輝嘴唇動了動,欲說又止,因為媽媽喋喋不休的說他,他根本沒有機會插話。說了幾分鐘后,媽媽生氣地走到廚房,準備做午飯,這時候輝輝跑過去,對媽媽說:“媽媽,其實,其實我是想咬一下兩個蘋果,看哪個蘋果更甜,就把那個甜蘋果給你吃的。”

張女士聽到輝輝用幼稚的聲調(diào)說出的這番話,頓時慚愧極了,因為她誤解了孩子的愛心,過于武斷地責罵了兒子,她蹲下身來,抱住輝輝,輕聲說:“對不起,輝輝,媽媽誤解你了。原諒媽媽好不好?媽媽以后再也不會這樣輕率地批評你了?!?/p>

輝輝點點頭,說:“媽媽,輝輝知道了,輝輝不怪你啦。”

向輝輝道完歉后,我忍不住哭了,因為我為自己的不理智行為感到自責,我把孩子的愛心誤解為自私……

——輝輝媽媽

【場景分析】

不等孩子說完,就想當然的認為孩子怎么樣怎么樣,這是家長誤解孩子、對孩子進行負面評價的重要原因。在這里,輝輝的媽媽就是因為沒有理解孩子的本意而武斷的下結論,認為孩子自私、不懂分享,才會誤解孩子、傷害孩子。對于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努力避免,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再理性地思考,然后再針對孩子的話做點評,千萬不要輕易對孩子下負面結論。

在生活中,家長武斷地對孩子進行負面評價的現(xiàn)象很常見,比如,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媽媽就冒出來一句:“我看你就是笨,根本不是讀書的料。”當父親發(fā)現(xiàn)兒子上課不遵守紀律,就會教訓道:“你是不是有多動癥啊,這么不安靜?!?/p>

殊不知,家長對孩子的責備,往往換來的是孩子的憤怒;家長對孩子的負面評價,往往換來的是孩子的自卑。孩子會認為家長不理解他的感受,貶低了他的人格,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曾經(jīng)有位母親經(jīng)常嘆氣,當著別人的面說:“我的兒子不知道是智商比別人低些,還是上課不專心,反正成績不好,還喜歡亂涂亂畫,而且膽大包天……”

結果呢?過了一段時間后,這位母親發(fā)現(xiàn)她的兒子更加不如從前了,上課不聽講,在課本上亂畫,破壞紀律,還不聽老師勸阻和批評。于是老師和家長更加肯定這個孩子弱智,在一番智力測驗后,大家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智力正常。后來經(jīng)過專家的鑒定,才知道這個孩子患了“誘導性智愚癥”,其病因源于他母親的負面評價。

看到這里,你是否為這位母親的做法感到可悲呢?你是否為這個孩子的遭遇感到可嘆呢?那么我們是否應該以此為戒呢?答案是肯定的。作為家長,應該明白語言評價對孩子自信心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武斷地給孩子負面評價,孩子就有可能朝著父母評價的內(nèi)容發(fā)展,即說孩子不行,孩子真的不行了;說他調(diào)皮,他可能真的越來越調(diào)皮。所以,千萬要注意,不要武斷的給孩子負面評價。以下三種負面評價,是父母說不得的,因為這關系到孩子人格的建立。

第一種,對孩子性格特點的負面評價。比如,小氣、內(nèi)向、認生、害羞、依賴性強、愛發(fā)脾氣、暴躁、沒上進心、磨蹭等等;第二種,對孩子處理問題的態(tài)度的負面評價。比如,膽小怕事、浮躁、笨手笨腳、粗心大意等等;第三種,對孩子行為方式的負面評價。比如,“什么事都懂,但就是不會說話”、“做事沒有計劃,不分輕重緩急”,殊不知,孩子還沒成熟到這個地步,父母應該多給孩子時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