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造成物種瀕危的原因

點石成金的手指 作者:張佳音


在造成動植物資源危機的諸多因素中,棲息地的破壞和商業(yè)性質(zhì)利用是最主要的因素。

生物生活的空間不外乎海洋、陸地和天空,但環(huán)顧四周,世界上森林、草原和海水資源狀況不容樂觀。草原超載過牧,嚴重退化;森林覆蓋率低,零碎分散;水域污染,水資源減少。

此外,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也對生物多樣性構(gòu)成了威脅。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約有230億噸,空氣中的顆粒物質(zh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氫等污染物也大量增加,全球在日益變暖。在我國,對大氣污染十分敏感的地衣,在許多城市和近郊以及接近污染源的森林中已無法再尋覓到它的蹤跡了。

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脊椎動物的肉可食,毛可衣,其中許多物種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從1850年到1870年,北美野牛從2500萬頭下降到不點石成金的手指重新發(fā)現(xiàn)世界的個科學(xué)故事18到1100頭,美洲馬鹿的數(shù)目從1000萬頭下降到約9萬頭;在南部非洲草原上的羚羊群在19世紀后半葉幾乎被殺光,以獵取鹿皮出口;全歐洲有約600萬頭狍,每年大約被獵取200萬頭。

在植物方面,由于過度采摘,肉蓯蓉、鎖陽等名貴中藥植物日漸稀少。有些植物,如三尖杉屬和紅豆杉屬植物自發(fā)現(xiàn)可以作為新型抗癌藥物后,立即遭到大規(guī)模的采伐破壞,其資源急速減少。

另外,外來物種的入侵有時也會造成某些本地物種的滅絕。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原產(chǎn)日本的松突圓蚧,于20世紀80年代初侵入中國廣東沿海地區(qū),并迅速蔓延成災(zāi)。1983年松林受害約11萬公頃,到1990年底,已擴展到71.8萬公頃,造成13萬余公頃的馬尾松枯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