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銀子和銀票的概念

點石成金的手指 作者:張佳音


   現(xiàn)代人對于古代銀兩的價值,主要有兩個誤區(qū):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
  其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看過一些古籍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相當(dāng)高。一兩銀子等于銅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dāng)于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就是一大筆錢,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所以戚繼光的士兵軍餉一日只有三分銀子,一月不足一兩。清代銀與銅的比價稍少,主要是鴉片戰(zhàn)爭前外貿(mào)順差大,銀子大量流入后,銀價下跌造成的。后來大量賠款后,銀與銅的比價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銅錢,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貧窮)時用“沒有銅錢(鈿)”而不說“沒有銀子”。要知道萬歷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dá)到200萬兩銀子,而且還是經(jīng)過張居正改革后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shù)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