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單元 善良如詩(8)

小學生經典閱讀:五年級(上) 作者:方東方


讀點·點睛

心懷天下,悲憫蒼生———這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自覺,成為我們社會的一種風尚。

屋 檐

陳志宏

在一處古村游覽風景區(qū),一群游客正在興致盎然地參觀清代江南某五品官遺下的豪宅。古宅形體龐大,房間精巧別致,給人極大的通透感,意境幽深。

站在古宅大門前,游客個個心里納悶:“這宅子的屋檐也真怪,怎么做成一間小巧的屋子?”導游小姐站在屋檐下,給游客們賣了一個關子。她指著屋檐下那間小屋,學著某娛樂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的語氣問道:“大家知道這間小屋子是干什么用的嗎?”

經這么一吊胃口,大伙的興趣就來了,紛紛搶答。

有人說:“放鞋子用的。”

有人說:“訓小孩用的。孩子做錯了事,讓他閉門思過?!?/p>

有人說:“雨天進門,把蓑衣放在這?!?/p>

有人說:“防賊的。雙重門,起到很好的防盜作用?!?/p>

有人說:“關雞的?!?/p>

……導游小姐抿嘴一笑,無奈地搖搖頭。她告訴大家:“大家都沒猜對。是供路過此地的流浪漢遮風擋雨、歇腳過夜的?!?/p>

游客們啞然失笑。

我沒能笑出來,陷入了沉思。現(xiàn)代人啊,生活舒適了,不知在街上行乞,在世間流浪的人的悲苦,誰還會把他們放在心上? 生活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城市的空間越來越冷硬,而我們的同情心,也漸漸被擠進一處孤獨的暗角,人世的悲憫情懷也在一點點丟失。

現(xiàn)實中,人們不會為流浪漢做一個能擋風雨隔黑暗的屋檐;心靈里,也沒有給社會上的弱者留一個充盈同情與關愛的“屋檐”。

有人說:“屋檐是前進中不得不舍棄的東西,因為高樓大廈不需要它,也不知道誰真正依賴它。”但反過來想想,大家都沒有胸懷博愛的“屋檐意識”,會是好事嗎? 往輕處說,那至少也是社會的一大悲哀吧。

屋檐下,藏著對他人的關愛,對弱者的幫扶。清代的子民就知道給自己的屋子做這么一個雨檐,我們現(xiàn)在將之無情舍棄,未免不是一大遺憾。是啊,人活于世,誰沒有一個難處,誰能保證自己不需要他人的幫扶?

屋檐,是千百年來,前輩們愛心的凝聚。

有能力做屋檐的人,在有生之年,就多做幾處吧。沒能力,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個屋檐。心懷天下,悲憫蒼生。

佳句品讀佳句: 有能力做屋檐的人,在有生之年,就多做幾處吧。沒能力,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個屋檐。心懷天下,悲憫蒼生。

品讀: 本句用在篇末,一語雙關,由現(xiàn)實的屋檐,引申出“心懷善念、關愛他人”的中心思想,發(fā)出倡議,深化主題,水到渠成,巧妙至極。

賞析感悟古老的“屋檐意識”,讓讀者為之肅穆。寫作之難,就難在讓人感動的細節(jié)不常見,一旦捕獲入心入情的細節(jié),寫起來就很容易了。所以對于寫作者而言,觀察非常重要。觀察身邊的人,觀察身邊的事,并從中發(fā)現(xiàn)與眾不同的細節(jié)。不妨將其看做是一條初學寫作的鐵律。觀察之外,感悟也非常重要。

把觀察得來的生活提升一個層次,就變成了一種藝術。

(特級教師鄭國珍推薦評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