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學與智慧(節(jié)選)(1)

領導干部人文讀本 作者:高敬


○〔德〕叔本華

叔本華(1788—1860),德國哲學家,通常被稱為“悲觀主義哲學家”。他是黑格爾絕對唯心主義的反對者、新的“生命”哲學的先驅者,以著作《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而聞名。對人間的苦難甚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觀帶有強烈的悲觀主義傾向。他影響了尼采、薩特等其后的諸多哲學家,開啟了非理性主義哲學。莫泊桑稱他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

一切知識和學問的根本基礎都是那無法解釋的東西。每一種說明解釋,盡管經(jīng)過多多少少的中間階段,但最后總歸于這個無法解釋的東西;正如測水深度的鉛錘一樣,當它接觸海底時,有時候比較深一點,有時候比較淺一點,但遲早總歸要達到海底。研究這個無法解釋的東西,便展開了形上學。

對于為意志所役使的智慧而言,就是說,對于為現(xiàn)實效用所役使的意志而言,存在于這個世界的,只有個別的事物;對于從事藝術和科學工作的智慧而言,就是說,對于為自身原因而活動的智慧而言,存在于這個世界的,便只是普遍共相、事物的種、屬、類以及事物的觀念。即使是雕刻家,當其刻劃個體時,也是希望刻劃觀念,刻劃類屬。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如下:即意志直接追求的,其是個別事物,個別事物是意志的真正目標,因為只有個別事物才具有經(jīng)驗實在性。相反的,概念、種、類,只能成為意志的間接對象。這就是為什么普通人不了解普遍真理的緣故,相反的,也就是天才忽略和不重視個別事物的緣故。對于天才來說,如果要勉強注意那些構成現(xiàn)實生活內(nèi)容的個別具體事物,便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從事哲學思想的兩個主要必需條件是:第一,必須有勇氣面對任何問題;第二,對于任何當然的事物具有清晰的認識,從而可以把它當作問題。最后,如果真要從事哲學思想,我們的心靈,還要真正地解脫。不應追求特殊的目標或目的,從而不受意志的引誘,完全致力于知覺世界及其自身的意識所傳達的信息。

詩人以生活和人類性格以及人類處境中的形象表現(xiàn)想象,他使這些形象生動化,并讓觀賞者的思想,盡可能地為這些形象所占駐。這就是為什么詩人能夠吸引一切賢愚不等各種人的緣故。相反的,哲學家所表現(xiàn)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從生活中抽象出來的思想,因此,哲學家所需要的,是希望讀者盡可能地像自己一樣的思想。這就是為什么哲學家的讀者很少的緣故。這樣,詩人可與獻花者相比,而哲學家則可與提取花的精華者相比。

哲學有一個古怪而沒有價值的定義,認為它是一種只含有概念的科學,甚至康德也這樣說。因為任何一個概念的全部性質(zhì),沒有別的,只是從知覺知識而來的東西,這是一切知識的真正而無窮的根源。因此,真正哲學不能只從抽象概念構成,應該基于內(nèi)在和外在的觀察和經(jīng)驗。哲學中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也不是因綜合實驗與概念而來,像過去哲學所從事的一樣,尤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詭辯家所從事的一樣,所謂我們這個時代的詭辯家,是指費希特、謝林,尤其是黑格爾,以及倫理學方面的施勒馬赫。正如藝術和詩歌一樣,哲學的根源也應該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知覺的理解:不論頭腦在哲學事業(yè)中如何地應該占住主要地位,然而,哲學也不應成為冷酷的事業(yè),應該把整個的人,包括感情和理智都投入進去,使整個人都受到影響。哲學不是數(shù)學,相反的,魏文那基斯說得對。

如果只表現(xiàn)詭譎精微,那么,只能使你成為懷疑論者,而不是哲學家。相反的,哲學中的懷疑主義,就像議會中的反對黨;兩者都是有用而必需的。這一點是基于下述事實:即哲學無法產(chǎn)生像數(shù)學所產(chǎn)生的那種自明的證據(jù)。

所謂理性命令是我們給予某種命題的名稱。這種命題,我們不必加以研究就可以認作真實的,同時,我們自己很相信這種命題。因此,即使我們想要對這種命題加以嚴格的考驗,也不可能,因為,如果這樣做的話,就會暫時使它們落入懷疑之中。我們完全信賴這種命題,因為,當我們第一次開始有所表達和思想時,就繼續(xù)不斷地說到它們。因此,它們也深植于我們內(nèi)心;所以,在習慣上,我們時常想到它們,這種習慣和思想習慣本身一樣的久遠。因此,我們無法再把兩者分開。

人們總是批評形上學的進步太少,而物質(zhì)科學的進步卻很大,所以形上學無法和物質(zhì)科學相比??墒?,其他科學中哪一種科學常常受到對立者的阻礙呢?哪一種科學受到全副武裝的斗士的阻礙呢?如果我們希望形上學與教條一致,那么,形上學永遠不會發(fā)揮它的力量。各種宗教都已掌握人類的形上傾向。一方面由于宗教最初將教條加在形上學方面而使其麻痹,另一方面則由于禁止和排斥形上學中一切自由而不受限制的表現(xiàn)。因此,對于人類最重要和最有興趣的問題的研究,對于人類本身存在的研究,一方面受到間接的阻礙,一方面則由于上面所說的麻痹而在主觀上不可能了。而在這種方式之下,人類最高尚的傾向便受到鉗制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