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直面捐巨獎背后的是是非非
嚴正而不失溫和,衣著樸素而精神矍鑠。作為來自農民家庭的科學家,李振聲始終在為中國人民的"吃糧"問題奔忙。一般人難以把他和中國科技最高獎聯(lián)系起來,一般人也難以認為我國小麥遠緣雜交的奠基人就是眼前這慈祥樸實的老者。
這位剛剛從胡錦濤總書記手中領過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的著名小麥育種專家,在走出人民大會堂之后,被一群"粉絲"圍得水泄不通,動彈不得。大家簇擁著他,紛紛請求:"您給我簽個名吧!"他一筆一劃地認真簽著,人越來越多……雖然人群在他的前方讓出一些空隙,但他沒走兩步就不得不又停下來。就這樣走走停停,從大會堂里面到外邊廣場不足500米的距離,他足足花了半個多小時。
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數(shù)額為500萬元,450萬元由獲獎人自主選題,用作科學研究經費,50萬元屬獲獎人個人所得。接受采訪時,李振聲表示,將把50萬元的個人獎金全部捐給中科院遺傳發(fā)育所,作為困難學生的助學基金,助經濟困難學生一臂之力。在榮譽面前,李振聲顯得很淡定恬然,告訴記者,他對物質生活沒有太高的要求,平常就是粗茶淡飯,生活上很知足,他的捐款決定孩子們也都同意了。謙遜和藹的微笑一直掛在臉上,他的淡泊嚴正深深感染了記者。
錢財對于李振聲來說就是身外之物,這么多年來他得的獎已經數(shù)不勝數(shù),此前所有的獎金他都是和同事、學生一起平分。他的道理很簡單:"所有的榮譽都是集體的,大家都付出勞動,報酬理應每人都有。"
李振聲的生活非常節(jié)儉。在實驗站調查時,他與大家吃在一處,從不搞特殊,他深知農民種田不容易,從不浪費糧食。身教重于言教,與他一起工作的許多同事和學生身受感染,最終也把節(jié)儉樸素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正如李振聲所說,科研人員能獲得獎勵,需要集體的智慧和團體的配合。也一如他所說"榮譽首先應該歸于集體,沒有集體的艱苦奮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榮譽"。但作為項目負責人,國家在獎勵個人的同時,已經規(guī)定了其中的450萬元用作科學研究經費,其實就是考慮了集體的貢獻。既然這樣,就該心安理得地收下國家的這份"心意",不必急著把獎金全部捐獻。否則,獲獎者似乎成了獎金的"中轉站",獎金有名無實,國家給予的獎勵也失去了其原來的意義。
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具有甘于清貧、樂于奉獻的傳統(tǒng)美德,堪為世人楷模。這一點,在李振聲的身上又一次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的確,按照設獎原則和頒獎目的,個人獎金是完全給予科學家本人的:捐獎誠可貴,不捐亦坦然。有人說:"雖然李院士的行為很樸素,很自然,不含任何'作秀'的動機,難能可貴,然而他不必慷這個慨……國家科技大獎不是道德上的獎掖政策,似乎不宜以個人道德境界的標準來處置所獲得的獎金,否則就容易使這一政策出現(xiàn)目標偏移的結果。"同樣有網友說:"現(xiàn)在科學家李振聲把獎金公開捐出去了,的確是科學家李振聲的思想高尚,但這樣一來,以后獲得獎金的科學家怎么辦?對有些想通過合法科研獲利的科學家來說是不公平的,畢竟公民有充分享受到合法權利的自由,社會才會更和諧。"
據(jù)了解,在參評國家最高科技獎之時,李振聲便不同意為自己申請評獎。"我覺得國家已經給了我很多榮譽。但這是集體的成就,所里也一直這樣堅持,大家也覺得應該集體參加評獎。"他還說,如果一定要說成績,我覺得自己工作只不過做得比較超前,有一些開創(chuàng)性。
對于社會上爭論他捐獎一事,李振聲說:"我沒覺得把獎金捐出去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很淡然,沒想到會引起這么熱烈的反響。"他之所以把獎金捐出去,首先還是因為他取得的成就"確實來自于集體的艱苦奮斗",此外"我們都是從艱苦年代走過來的人,習慣了儉樸的生活,沒有什么過高的物質條件上的要求。子女們收入也很穩(wěn)定,有這個條件把獎金捐出來。當初決定把獎金捐出去,是很自然的想法,沒有要突出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