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心開始健康地愛

誰來愛我 作者:王智


第一章

從心開始健康地愛

當(dāng)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時,我們是美好的。然后我們就失掉了這些美好品質(zhì)?,F(xiàn)在我們必須重新肯定我們的美好品質(zhì)

印度學(xué)者斯瓦米?薩奇達(dá)南達(dá)

自小就喜歡看童話故事,尤其是遇到像“灰姑娘與王子”之類的帶有愛情色彩的童話,更是令我喜上眉梢、愛不釋手,非要一口氣把它讀完為止,爾后細(xì)細(xì)地體味其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場景及畫面,特別是男孩女孩從開始的一見鐘情頓生好感,到相互傾慕愛戀之心,再后來兩人在一起美滿的生活……在整個過程里,男女內(nèi)心所涌現(xiàn)出的害羞、甜蜜、幸福的情感深深鐫刻于我的腦海之中,激蕩著我那顆純真的童心,讓我浮想聯(lián)翩美意連連。隨著慢慢地長大,我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為什么那些童話只講到“灰姑娘”和“王子”之間甜蜜的相愛過程,而沒有描述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畫面?這個問題我琢磨了好久,不得其解。

這個問題,直到我從事心靈成長課程培訓(xùn)及心理咨詢工作時才“幡然曉悟”:原來真實的人生里充滿許多的無奈、傷痛、悲苦及心酸,并非童話里描述得那般完美無暇!也許是童話的作者為了不打擾孩子們善良純真的天性吧,就丟棄了這真實的殘酷的現(xiàn)實面,而把溫柔美好的感覺永遠(yuǎn)留在孩子們的記憶中!

所以,千古以來,愛情就是個“謎”——當(dāng)局者難解的“謎”;它又是個“夢”——似真似幻;它還是個“現(xiàn)實”——圍繞它產(chǎn)生了房子、票子、車子、位子、銀子(“五子登科”)。

這一切,都是生命的“盲點”使然!

這世上沒有所謂“完美的愛情”,有的只是“完整的愛情”。構(gòu)成“完整的愛情”的心理基礎(chǔ)則是雙方健康的“心智”及“自我”。其實,很多人夢想著甜蜜的愛情,積極地投身于各種條件的準(zhǔn)備——大部分是“物”的準(zhǔn)備,卻忘記了或忽略了“人”的建設(shè)——自我成長!自我成長對愛情的價值如同太極拳中“四兩撥千斤”的“四兩的功夫”一樣重要?!八膬伞边€沒練出來,就幻想著撥“千斤之力”,自然受傷費力而不討好?。?/p>

一個人的“自我成長”的前提,是要先了解他(她)的“自我”是什么?明確自己外在的、內(nèi)在的需要及感覺,清楚了解來自家庭、環(huán)境、社會經(jīng)驗和教育對他(她)的思維價值觀、性格模式、慣常反應(yīng)的影響,也就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盲點”。

關(guān)于“盲點”,我在課程里有個小體驗。我在一張白紙上涂了一個很大的黑點,掛在講臺上,然后我請一位學(xué)員上臺(閉著眼睛),面部緊貼著涂黑的原點,請他睜開眼睛,問:你看見了什么?他說,黑黑的,什么也沒有。第二次,請他退后一步,再問:你看到了什么?他答:我看到了黑點,還有黑點周圍的白色部分。第三次,請他向后退三步,問他,這次又看到了什么?他答:看到了黑點、白紙、黑板、講臺和您。最后一次,請他站到講臺的對面的最后,問:現(xiàn)在你看到了什么?他高聲回答:我看到黑點、白紙、黑板、講臺、您本人、還有所有的同學(xué)。

在每個人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盲點”,盲點使人“僵化”——因為“盲點”的存在,使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叫人看不清“真相”;也看不到事情的新的可能性。這些“盲點”來源于我們生命內(nèi)部,源自生命成長過程里的傷害、重要刺激、意外事件的體驗留在心靈上的“烙印”。

愛情是兩性自我的一面鏡子,最能透視出雙方心靈深處的“盲點”與“潛能”所在!

我們也看到現(xiàn)實里太多的“圍城男女”為情所“困”、為愛而“傷”,卻始終搞不明白為什么,是什么讓自己和對方感到莫名的不開心?

——為了他(她),我可以拋棄我的親人、健康、生命……

——我把整個人都給了他(她),他(她)竟這樣對我?

——我究竟做錯了什么?

——我覺得沒有什么地方不對?。?/p>

——我是真的因為很愛很愛他(她)才這樣做的呀!

在這些為“愛”受傷的人里面,他們以為自己“付出”了,而沒有得到“愛”因此覺得“受傷”。實際上,這些人有沒有想過:自己真的在“付出”嗎?真的在“愛”對方嗎?真的懂得“愛”嗎?還是僅僅人云亦云的“愛”與“付出”,以填補內(nèi)在的匱乏及愛的缺失!

看清了自我的“真相”,即明明白白地知道“你是誰”?、“你要什么”?、“你為什么要”?、“你能貢獻(xiàn)什么”?的答案,才能游刃有余,進(jìn)退自如而有分寸。

不了解自我的人,或是以為很自我其實沒自我的人,在愛情里常傷及對方或被對方所傷,最終要么兩敗俱傷、“禍”己“殃”人;要么一方“心有戚戚焉”、受傷而逃。

我在情感咨詢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許多男人和女人帶著滿身的“傷口”進(jìn)入戀愛或婚姻關(guān)系里,有的“傷口”是與父母親互動產(chǎn)生的;有的“傷口”是在上一段感情里落下的。帶著這些未曾治療的“傷口”盲目地開展一段新的戀愛本身就是不明智的,而且對另一半也是不公平的!

儒家哲學(xué)所宣揚的十三字的“成長之道”——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很多人忘記了前面的二項——“格物”與“致知”?!案裎铩笔桥c環(huán)境、人、事體驗及互動;“致知”意在“致良知”,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這二項是修身的基礎(chǔ)和源泉,亦是后續(xù)大成就的基石。其中的“格物”“致知”、“修身”就是談一個人大致完整自我的過程;而且,成長是呈漸次取向的,先修身、再齊家、后治國、最后才是平天下。

簡言之,愛情的本質(zhì)是兩個獨立的、完整的生命在分享彼此的生命體驗與價值,包括“身“(生理)”、“心”(心理情感)、“靈”(存在)三大要素。也可以說:完整的自我=健康的自我=愛情的幸福!

請問,追求真愛幸福的男女,你們準(zhǔn)備好了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