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聰明人張良(2)

大風歌:王立群講高祖劉邦(下) 作者:王立群


鴻溝議和后,張良、陳平力主乘勝追擊,徹底消滅項羽集團,盡快結束楚漢戰(zhàn)爭。劉邦采納了兩人的意見,在垓下大敗項羽,成功滅楚。

九是固陵建議,合兵垓下。

楚漢戰(zhàn)爭的最后關頭,劉邦在追擊過程中曾受阻固陵。此時,張良建議劉邦趕緊加封韓信、彭越的封地,誘使二人出兵,合圍項羽于垓下。

十是建都關中,萬世基業(yè)。

婁敬積極建議建都關中,劉邦對此卻左顧右盼,拿不定主意。這時候,張良果斷地站出來為婁敬撐腰,對西漢政府最終建都關中起了關鍵作用。

張良是大漢帝國建立過程中不折不扣的功臣,所以劉邦在高帝六年大封諸侯之時,自然不會怠慢了他。張良這十大功勞中,最值得稱道是下邑畫策與阻封六國,展現(xiàn)出了卓越的全局觀念與杰出的戰(zhàn)略才華。

頭腦清醒不自傲

作為“三杰”之首,張良一直在劉邦身邊運籌帷幄,從未到前線攻城略地,所以封侯之時,張良并沒有英勇殺敵的軍功,不過,劉邦卻破例表態(tài):張良的功勞是“運籌策帷幄中,決勝千里外”!要他“自擇齊三萬戶”。這是高帝六年前兩批所封列侯中,唯一一位得到特批,可以自行擇地而封的列侯,所封戶“三萬”也是列侯中最多的。

如此優(yōu)厚的待遇條件,張良接受了嗎?沒有!《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里有寫,張良受封“萬戶”,也就是說,張良只接受了萬戶侯的封地。

對于張良選擇只接受“萬戶”封地的舉動,《史記·留侯世家》中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劉邦要張良“自擇齊三萬戶”。張良說:我起兵后能在留(秦縣,今江蘇沛縣東南)遇見皇上,這是天意。皇上愿意采納我的意見和建議,最終能夠獲得成功,這是我人生的幸運!我希望將留賜封給我就足夠了,不敢受封三萬戶。于是劉邦便封張良為留侯,后來,“留侯”便成為張良最常用的稱謂?!妒酚洝分械膹埩紓骶兔麨椤读艉钍兰摇?。

那么,張良為什么要辭封“三萬戶”呢?

萬戶侯是漢代封侯的最高食邑(封地)。劉邦在高帝六年十二月、正月兩次大分封時,周勃受封八千一百戶,蕭何受封八千戶,夏侯嬰受封六千九百戶,陳平、樊噲、灌嬰均受封五千戶。就連被眾人公認軍功第一的曹參也才受封一萬零六百戶,此番張良受封萬戶侯,與曹參不相上下。

張良可是個聰明人,他深知自己沒有攻城略地的卓越軍功,如果接受了“自擇齊三萬戶”,立馬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于是,他毫不遲疑地選擇了推辭,將自己與劉邦的相遇說成是天意,自己的“運籌策帷幄中,決勝千里外”之功是幸運,求封留地是對相遇的紀念,也是對君臣相歡的感激。

劉邦的這兩次封侯一共解決了二十九個人的編制問題,沒有被點到名的人爭功不止。某一日,劉邦站在復道(宮殿之間的空中通道)上,看見殿外的將領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議論著什么,他奇怪地問張良:他們是在談論什么?張良回答說:皇上您當初與他們一塊兒打天下,而現(xiàn)在您已經貴為天子,分封的諸侯都是至交故友和平時親近喜歡之人,殺的都是平生中結下仇怨的人。將領們算了一下,擔心這天下的土地不夠分封,更怕因為有些微過失而被誅殺,所以正聚眾商討謀反之事。劉邦聽張良這么一說,急了眼,趕緊問道:那怎么辦呢?張良說:立馬找一位眾所周知的、平日里最招您恨的人封為列侯,以安撫大臣們的情緒。

劉邦想了想說:雍齒和我是舊交,他曾經多次陷我于窘迫屈辱的境地,我真是恨不得把他殺了,但又念他功勞不少,不忍心那么做。張良立即接過話,情況緊急,先封雍齒吧。大臣們看見雍齒受封,便都會覺得自己有希望。

高祖六年三月,劉邦親自置辦酒宴,封雍齒為什方侯(屬今四川什邡縣)。

群臣見雍齒受封,都歡喜地說:連雍齒都能被封侯,我們就不用擔心了。

我讀《史記》,每每至此總忍不住問自己:難道張良不知道劉邦最恨的人是雍齒嗎?那怎么可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