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jié) 大漢:皇權(quán)爭奪白熱化(6)

扯下帝王的遮羞布 作者:曉風(fēng)殘月


這個大臣叫做主父偃,他服侍的皇帝是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漢武帝時期,諸侯國與中央政府的矛盾依然存在。但很多大臣不敢貿(mào)然讓皇帝削減諸侯國了,因為他們害怕再來個“清君側(cè)”的造反,他們就成了犧牲品。倒是主父偃給漢武帝出了個絕妙的主意,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諸侯與中央之間的矛盾。如果主父偃生在景帝時期,七個諸侯國造反這樣的惡性事件完全可以避免。

主父偃的主意,是讓漢武帝頒布推恩令。為了好懂,特將推恩令解釋如下——

原先,中央政府不允許諸侯國分家,老子死了,只能由一個兒子繼承,繼續(xù)支撐著諸侯國龐大的家業(yè)?,F(xiàn)在漢武帝說了,諸侯王的兒子可以分家,老子的恩情可以恩澤所有的兒子。對于這個措施,老子不反對,兒子也愿意。于是,一個諸侯國就變成了好多個小諸侯國。這些兒子們又生孫子,孫子又將小諸侯國變成了小小諸侯國。諸侯國這么小,又怎么能與中央集權(quán)的政府抗衡了呢?就像核裂變一樣,不斷地裂變下去。最后有的諸侯國裂變得連一寸土地都沒了。順便說一句,三國時期的劉備,他就是諸侯的后代,但諸侯國傳到他手里,一點土地都沒有了,他就是平民一個。

政策分三種,一種是對所有人都有害的政策,這會讓制定政策者完蛋;一種政策是對制定者有利,對政策管理下的人們有害,這樣的政策會引起矛盾,難以實施,譬如景帝削減諸侯國土地的方式;還有一種政策,實施起來,對制定者有利,對政策管理下的人也有利,達(dá)成雙贏乃至多贏的局面,這才是真正的好政策。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政策少之又少。“推恩令”實在是高明的好政策。

就這樣,諸侯王再也沒有給漢朝的皇帝惹下麻煩。但是,諸侯王作為國家的一大實力集團(tuán),對于牽制其他勢力集團(tuán),有著極大的作用。譬如,呂后篡權(quán)后,就想盡辦法控制劉邦的兒子,即諸侯王。最終,齊王劉章還是率兵殺掉了呂后立的偽皇帝。外戚,即類似呂氏集團(tuán)這樣的皇帝外婆家的人們,如果沒有各個諸侯王的牽制,爭奪皇權(quán)就顯得更加方便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諸侯王奪取皇位后,漢朝仍然姓劉,但外戚奪得皇位,漢朝就不姓劉了??刹?,漢朝還真改過一次姓,而且一改就是十五年。王政君:史上最有權(quán)女人被忽悠了

她左右了四位皇帝的廢立,她的家族出現(xiàn)過十個王侯,五個大司馬。她雖然沒有當(dāng)皇帝,但她控制國家的時間,比武則天更長,她的權(quán)力比武則天更大,這個女人叫王政君。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還是被人給忽悠了,忽悠她的人就是她的侄子——王莽。

話說“推恩令”政策實施之后,諸侯王勢力越來越小,對朝廷再也無力造成大的威脅了。漢武帝高興之下,讓該政策的策劃者主父偃連升三級,這策劃費付得不低。但是,如果當(dāng)時的皇帝換作漢成帝,他一定會狠狠地?fù)佒鞲纲鹊淖彀妥?,然后大罵:“為什么把我們兄弟諸侯王們的權(quán)力弄得那么小,我的那些兄弟,我一個都指靠不上了?!?/p>

可不,公元前33年,漢成帝劉桀繼位,他的一切權(quán)力都被他的舅舅王鳳給剝奪了。連他與他的兄弟定陶王劉康在他的宮殿里多呆幾天,都被王鳳干涉。劉桀知道自己當(dāng)不了家,只好讓劉康回去。劉康呢,因為推恩令政策的實施,他的勢力變得小了,根本無法跟皇帝的舅舅,當(dāng)朝的大司馬、大將軍抗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