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希特勒——死里逃生的二戰(zhàn)罪魁(3)

殺手在行動:24位世界名人的遇刺之謎 作者:朱中澍


施陶芬貝格以戰(zhàn)爭中聽覺受損為由靠近了希特勒的座位。他站到離希特勒約兩米遠的桌子旁邊,把皮包放在了這張橡木大桌桌腿的內(nèi)側(cè)。

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7分鐘,此時是12時37分,再有5分鐘,炸彈就要爆炸了。

施陶芬貝格借口要給他的上司打個緊急電話,趁機溜了出去。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就在施陶芬貝格出去后,他身旁的一位軍官俯身到桌上,想更清楚地看地圖,卻發(fā)現(xiàn)施陶芬貝格那只鼓鼓囊囊的皮包礙事,就用一只手把它拎起來放到了 桌腿靠外的一側(cè)。

這樣一來,在炸彈和希特勒之間就隔著這個厚實的桌腳——也許正是這個看來不經(jīng)意的一挪救了希特勒的命,也改變了隨后的歷史。

12時42分,隨著“砰”的一聲巨響,皮包里的炸彈準(zhǔn)時爆炸。在場的24名與會者中4人當(dāng)場死亡,希特勒卻逃過一劫。

當(dāng)希特勒被人攙扶著走出被炸成瓦礫的會議室時,幾乎讓人認不出來:他的頭發(fā)被燒焦,右胳膊肘有輕微淤血,左手掌有幾處擦傷,雙耳鼓膜受損。但他的命還是保住了。

巨響之后,施陶芬貝格看到建筑物冒出的濃煙和火舌,他如釋重負。施陶芬貝格毫不懷疑屋內(nèi)所有人或被炸死或受重傷。雖然警報立即拉響,施陶芬貝格還是順利通過四道黨 衛(wèi)軍的檢查哨所,抵達了附近的飛機場,飛往柏林。

施陶芬貝格抵達柏林后隨即命令啟動“伐爾克里計劃”,企圖奪權(quán)。然而,幾個小時后,他們得到了一個讓他們震驚無比的消息:希特勒沒死!

從未停止的刺殺不得不說希特勒的命真大。在此前的日子里,暗殺希特勒的計劃一直在進行。

在1944年1月底,在東部前線作戰(zhàn)受傷的22歲德國陸軍中尉艾瓦爾德?馮?克萊斯特突然接到一封電報,要求他立即歸隊。他以為自己和其他傷員一樣,是被再次召去參戰(zhàn),因 為前線戰(zhàn)事吃緊,德軍急需補充兵員。

但當(dāng)返回部隊后,克萊斯特發(fā)現(xiàn),自己收到的絕不是一封普通電報。

這封電報是德國后備軍參謀長施陶芬貝格發(fā)出的,他已是德國反納粹運動的秘密首領(lǐng),而這個組織最重要的任務(wù)就是干掉希特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