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錦林做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從左邊拉著我同他一起在床沿坐下,嘴里噴出帶有酒味的口臭。我不明白他還想說些什么,就往右邊讓。但他得寸進尺,不僅往右邊擠,并且伸過那長著胡碴的臉來貼我的臉。我躲閃著想要站起,他卻一手摟著我,另一只手居然做下流的猥褻動作,——在這短短幾秒種內(nèi),我從莫名其妙、緊張、恐懼轉(zhuǎn)為憤怒:“朱錦林,你干嗎?!”我大喝一聲,用力把他推開,霍然起立,抓起桌上的書包,奪門而出。
我以一百公尺賽跑的高速度沖下高地,簡直像是舊小說所形容的,“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似漏網(wǎng)之魚”,一口氣奔回泰梓碼頭家里。
逃難以前,我未滿十一歲,曾在故鄉(xiāng)看過兩部舊小說,《彭公案》和《江湖奇?zhèn)b傳》,讀了書中許多的正反面人物,很開眼界??箲?zhàn)逃難以來,閱歷增長不少,然而卻猜不透這朱錦林算是哪一流人物,究竟想干什么。
兩天以后,德明哥從廣德中學(xué)回家度周末,我把路遇朱錦林的事情告訴了他。他聽后也很氣憤,圓睜雙眼大聲說:“怎么會有這樣的事?虧他還做過老師呢,真正豈有此理!”并要我在街上走路多多留神,注意回避那個“豈有此理”的朱錦林。
我當(dāng)然也是這樣想的。此后無論上學(xué)抑或放學(xué),一直留神著。不過,直到離開衡陽,再也沒有路遇那個十二分可厭的人。
我在衡陽尚德小學(xué)念五年級,學(xué)習(xí)成績出乎意料的好,期中考試除了算術(shù),每門都是第一。體育老師還當(dāng)眾指出,我的彈跳力特別好,可以做田徑運動選手。然而,我最喜愛的,還是音樂課。
尚德小學(xué)的音樂老師也教了不少新歌,其中一首為劉雪庵先生所作,是他《流亡三部曲》的第二部,即緊接在《松花江上》后面的《離家》。
泣別了白山黑水,
走遍了黃河長江。
流浪,逃亡;
逃亡,流浪。
流浪到哪年?
逃亡到何方?
我們的祖國已整個動蕩,
我們已無處流浪,
已無處逃亡!
哪里是我們的家鄉(xiāng)?
哪里有我們的爹娘?
百萬榮華,一剎化為灰燼,
無限歡笑,轉(zhuǎn)眼變成凄涼!
說什么你的我的?
分什么窮的富的?
敵人殺來,炮毀槍傷,
到頭來都是一樣!
看!火光又起了,
聽!炮聲又響了!
哪還有個人幸福?
哪還有個人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