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初抵桂林 略志血債(13)

大后方:抗戰(zhàn)八年流亡曲 作者:正一


另一撥老鄉(xiāng)是向導,他們將要點燃火把,帶領游客走一趟七星巖全程,每位收費桂幣一元,湊滿三位即可成行。他們都是傳統(tǒng)的個體戶,沒有組織,講解的內容也是祖輩相傳,彼此大同小異,各自發(fā)揮,絕無“說明書”或“游覽指南”之類加以規(guī)范。再者,當時所有的名勝景點,從伏波山、還珠洞,到月牙山、龍隱洞,或者老人山、老君洞,以至于象鼻山、水月洞,統(tǒng)統(tǒng)不消門票,一概敞開。那是一個桂林山水免費游的年代。陽朔亦然。

勵青兄報告打聽到的情況,說,看來游客不多,這會兒只有兩批跟老鄉(xiāng)講妥了價錢,其余的三三兩兩,準備買松香棒自己進洞。丁錫榮建議說,我們不必雇請老鄉(xiāng)向導,也不必買松香棒,只消點亮馬燈,跟在老鄉(xiāng)向導的小隊伍后面走,保持一定的距離便了。

姑丈打量一下全家的人口,還是想雇請向導。但冷一鵬醫(yī)生搖頭道:“我們有馬燈盡夠了,還可以自由些呢?!闭f著便拎起馬燈,自告奮勇地充當開路先鋒。縱然冷太太說他眼力不好,他也不聽。于是,姑丈也就作罷,隨大隊人們進入了七星巖。

當然,由洞口順著曲尺形的石階往下數十步,進入洞中,直至整個兒“第一洞天”,是無需點燈的。因為第一洞天寬敞平坦,頭頂高達數丈,且光線很好,儼然可容千人聚會的大禮堂。周邊巖壁之上,滿是摩崖石刻,唐宋元明清歷代文人的題句,贊嘆七星巖和第一洞天的,給這個罕見的自然景觀融入了濃厚的人文氛圍。

穿過了殿堂般的第一洞天,由洞口折射進來的日光就被擋住了,此后三華里多的洞中長途,曲折坎坷,不消說全是不見天日的黑暗又神秘的路徑。洞內照明條件的改善,需待1941年,七星巖里面安裝好電燈為止。

姑丈擦燃火柴,吸著了香煙,也點燃了冷醫(yī)生手上的馬燈,冷醫(yī)生便開始引領我們前行,跟在向導老鄉(xiāng)所帶的小隊伍后面,不緊不慢,不即不離,即可“借光”,又能聽清楚前頭標準桂林口音的、抑揚頓挫的講解。

在這鬼斧神工、天然形成的七星巖里面,景致的名目繁多,掌故傳說也多,諸如:老君臺,摩天嶺,須彌山,通天河,魚塘坡,龍門橋,日化月華二仙,姜太公釣魚臺,石仲元道士,以及劉三姐跟白馬郎對歌處,等等。一路看去,目不暇接,每一個名稱都包含著動人的故事,而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確實是巧奪天工,美不勝收。

誠然,向導老鄉(xiāng)們繪聲繪色的講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這無數的鐘乳石、石筍和普通的石灰?guī)r石千姿百態(tài)的種種狀貌,卻是千百萬年以來,偉大的自然界造山運動的產物,而七星巖則達到了極致。

巖洞內部可以行走的路段各式各樣,有的非常平整,有的十分崎嶇,有的寬闊得能開汽車,有的狹仄得連兩人交錯也很勉強。我們尾隨著別人的隊伍大約走了刻把鐘,就見最前面領路的向導老鄉(xiāng)停下腳步,高舉起火把,向身后的游客們大聲報告說:

“你們可要小心呀,這里左右是兩條大河,通到廣東韶州和湖南衡州去的。兩條大河都很深,各位千萬小心!莫急莫急,抓住鏈子,慢慢走!”

我們看到,前面的游客在向導火把的光照下,抓住身旁的防護鐵鏈,小心翼翼地緩慢地走著狹仄的“河”邊小道,同時引頸向下窺探,顯然是想要看清楚通往湖南衡州和廣東韶州的兩條“河”。

等他們離開,我們便步其后塵,也抓住鐵鏈,緩慢地向前移步,同時也向下窺探。然而大失所望,兩面底下都沒有什么“河”,甚至沒有潺潺的水聲;只見兩面都是烏黑的深淵,深不可測的、黑洞洞可怕的空穴,既看不見河床的岸邊,也聽不見大河流水應有的聲息。

根據什么說是通往衡州和韶州的兩條河呢?

至少,德明和我就不大相信,認為是向導老鄉(xiāng)或他們的先輩編造出來的“河”。不過,當我們經過這條險道之際,眼望著腳下黑洞洞的空穴,卻覺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瞥了兩眼就趕緊離開。

最初是勵青兄發(fā)現的:向導老鄉(xiāng)和他的游客隊伍忽然不見了。但當他向冷醫(yī)生提醒這一點時,冷醫(yī)生哈哈大笑著答道:

“不會的,不會走錯的,你看,我們的路寬得很?!?/p>

勵青兄又提醒道:“可是,跟在后面的幾個下江人也不見了,連聲音都沒有了。他們哪兒去了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