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理與思辨(1)

走近智慧:李燕杰智慧語錄 作者:李燕杰


人生活在世上不過百年而已,多做一件好事,就等于延長了自己的生命;少做一件好事,就等于縮短了自己的生命。爭分奪秒地工作、分秒必爭地學習的人是有識之士。

書房里擺滿了書,比鐵柜里塞滿了錢更為有益。錢是不可或缺的,而書更是不可缺少的。

對孩子說:人生無憂無慮,處處充滿了幸福。這是在講童話;

對青年說:人生無悲無戚,處處充滿了歡樂。這是在講笑話;

對老年人說:人生無苦無怨,處處充滿了快慰。這是在講神話;

哲人說:懂得了人生的坎坷,戰(zhàn)勝了困難,才能換來快慰、歡樂、幸福。

人生最美好的,是在生前,用靈魂、心血、情感、聲音、語言,去塑造一顆顆美好的心,而且讓它在人民中延伸。

在你停止呼吸之后,還能用你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為后人效力。

善與惡,美與丑,在不同的時代,雖然有著不盡相同的內容與標準,但是,要善不要惡,要美不要丑,趨善與向美是正常人的共性。

只要我們是出于善良的動機,沒有任何自私的企圖,只要我們實事求是,順應客觀規(guī)律,那就絕對不會永遠是失敗者。

沐浴在真理的陽光下,

沉浸在青年的海洋中,

吞吐自由歡樂的空氣,

是我保持青春活力的秘訣。

“科學,應當感謝,它是理智的詩。

藝術,應當感謝,它是感情的詩?!?/p>

兩者結合,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

人,都是具有社會性的。所以任何人,決不能忘記自己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

卑微者不會永遠卑微,

高貴者不會永遠高貴。

在茫茫的黑夜中看不到光明,

但我決不丟棄對光明的向往與追求。

奇跡是在人與人、人與自然發(fā)生激烈矛盾沖突,在遇到重大災亂當中實現(xiàn)的。

凡是有生命之光閃動的地方,就一定有詩。

詩,是無形的畫;畫,是有形的詩。

教育藝術家不僅要善于寫詩,并且要善于繪畫。要有聲、有形、有色、有理。

聲色并茂,形理相融。

教育藝術強調詩化的語言,在于強調教育語言之美及其寓意。

外在,是朦朧的;

內在,卻是堅實的,寓意是深刻的。

堅實宜真,朦朧寓美,寓意應善。

朦朧美,是顯與隱、露與藏、明與晦的對立統(tǒng)一。

如宋人彭汝礪《舟中見廬山》中所說:“翠色蒼茫杳靄間,舟人指點見廬山。浮云作意深遮護,未許行人次第看?!?/p>

云中看山,必有山在;

霧中看花,必有花在;

云中看月,必有月在;

山中、花中、月中,必有寓意。

花不同,寄意也不同。梅之傲雪寄意無畏,菊之傲霜寄意堅韌。

月不同,圓月寄意團圓,半月寄意別思。

山不同,春山郁郁寄意興旺,秋山蕭瑟寄意艱冷。

從朦朧的山中、花中、月中使我們悟出人生與社會的哲理。

改革的時代,需要勇于革新的人;

偉大的時代,必然產生具有偉大創(chuàng)造力的人。

血管里流出的是血,

水管里流出的是水,

污水溝里流淌的只能是污水。

教育藝術工作者,應以自己的心血與真誠,反映現(xiàn)實中的美,改變現(xiàn)實中的丑。

我贊成這種思辨:

“天下無易境,天下多難境,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p>

“終身有樂處,終身有憂處,人間哪有空閑的光陰?!?/p>

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種艱難困苦,以及悲傷憂患。而我要告訴年輕人,要勇于迎接風波,善于戰(zhàn)勝困難,擺脫困境。

告訴那些弱者,應當振奮起來,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善于化消極為積極。

用希望代替失望,

用樂觀代替悲觀,

用積極代替消極,

用信心代替遲疑,

用奮進代替僵滯。

一個人善于從泥濘中舉拔出來,戰(zhàn)勝艱難,方可取勝。

用友誼代替仇恨,

用善良取代邪惡,

用平靜取代激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