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摩爾定律(2)

智能簡史:誰會代替人類成為主導物種 作者:(美)雨果·德·加里斯


也許讓這個信息傳遞開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好萊塢去拍攝一部關于這個主題的轟動電影。我希望這會成為現實。這個方向已經有了開始。許多國家的一些電影攝制者已經做了一些關于我和我的觀點的紀錄片。

在討論這些新的或者有待發(fā)展的技術細節(jié)之前,我想說明哪一類讀者可以從我認為本書最難的這一章節(jié)中獲益。我相信只要你學過高中的一些科學知識,就能夠理解這章所介紹的內容。

為了透徹理解這一章節(jié),我需要去介紹一些非?!案呖萍嫉摹奔夹g,甚至一些還不存在的科技,所以我將不得不涉及不同等級的一些細節(jié)。我希望不會讓讀者閱讀起來感到吃力。

我建議你不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只要盡量理解就可以了,然后跳到下一章節(jié),下一章將介紹宇宙主義者的很多觀點和看法。然而,如果你決定跳過這一章節(jié),我建議你至少接受一個主要的結論,那就是(用一點來總結):本世紀的科技將會使人工智能制造變得可能,而且它將比人類聰明幾億億倍。

通過介紹在電子世界中眾所周知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現象,我開始對本章的一些使人工智能機器成為可能的科技進行介紹,這些我在導言章節(jié)已經簡要討論過了。然而這次,這個概念會涉及更多的細節(jié)。戈登·摩爾是美國加州硅谷的“英特爾”微處理芯片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21世紀初仍然健在。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他注意到集成電路的運算速度和密度(即密集到一個硅芯片表面上的晶體管數目)每一年左右翻一番。這個倍數增長在過去40年或多或少成為了事實,并且很多人相信它會繼續(xù)到大分子等級。

試圖讓電子元件變得更小更密集的要點是什么呢?如果兩個元器件要相互通信,并且已知恒定的光速(也就是,電子元器件相互傳遞信息的最大速度),那么元器件之間的距離越短,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的速度就越快。并且,電子元器件的尺寸越小,一個特定表面上密集的數量就越多。因此,這個芯片就能夠具有更強大的性能,因為它有更多的元器件來做更多的事情。

因此,微處理芯片產業(yè)一直承受著壓力—— 按比例縮小,讓晶體管變得更小,讓電路變得更小。如果一個公司在這場狂熱的賽跑中落后了,它將失去銷售額并且破產。如果競爭公司在開發(fā)周期領先你6個月,并且先于你的公司發(fā)布了一系列的產品,你將陷入很不利的處境。新一代的芯片和計算機每隔一兩年就會問世。我們現在已經習慣了。我們知道如果我們等6個月或者一年的時間,我們將能夠用同樣的價格買到性能更好更優(yōu)越的計算機。

摩爾定律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里最重要的科技和經濟現象之一。它一直在為推動全球經濟的數字革命加油?,F在許多國家的許多工作機會和很大比例的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國民生產總值)都和電子、計算機、通信產業(yè)有很大的聯系,因此,如果摩爾定律開始失效的話,人類將會深受震動。然而,這仍然是個問題。

當電子元器件,特別是晶體管的尺寸變得越來越小,最后達到了一個如此小的等級以至于要采用一套不同的物理原理來支配它們的行為。

如果摩爾定律一直有效到分子級別,也就是說,如果電子元器件的大小可以達到分子級別并且仍然有功能的話,那么新的物理原理將被采用。牛頓在17世紀發(fā)現的傳統(tǒng)的“經典力學”不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20世紀更新的“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控制原子和分子的行為(甚至更小的級別)。舉個例子,當芯片的硅表面上的電子元器件之間的電線長度下降到微米(1微米是百萬分之一米,相當于細菌的大小),量子現象將會出現。這些現象明顯打亂了通常在更大級別上的順著電線的電子傳送(也就是電流)。

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釋為什么當代的電子研究者是悶悶不樂的。他們明白,如果電子產業(yè)上難以置信的“摩爾倍增”現象一直有效的話,那么他們將必須從傳統(tǒng)的電子原理轉移到量子力學原理。越來越多的電子研究者正在接受這個不可避免的趨勢,開始思考利用量子現象作為功能原理的新的電子和計算技術,而不是把這些量子效應看成是對傳統(tǒng)電子學的干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