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習慣三:做事有計劃(5)

決定孩子命運的12個習慣:養(yǎng)成教育序列化訓練方案(節(jié)選) 作者:林格


選擇目標 目標測試 □明確近期要做的某事,如組織全家出游□能合理安排時間 □有具體的操作步驟□不明白處請父母或老師幫忙 □按計劃執(zhí)行

最終目標

自我檢測 已完成目標 未完成內容 下一步安排 個人心得

7日檢測

7日檢測

7日檢測

父母評測 完成情況 □完成 □大部分完成 □少部分完成 □完全未做

與孩子溝通情況 □溝通良好 □有溝通,但時間很短 □根本未溝通溝通內容/未溝通原因:

建議

班主任評估 完成情況 □完成 □大部分完成 □少部分完成 □完全未做

與學生溝通情況 □溝通良好 □有溝通,但時間很短 □根本未溝通溝通內容/未溝通原因:

與家長溝通情況 □溝通良好 □有溝通,但時間很短 □根本未溝通溝通內容/未溝通原因:

評語

三、主題延伸閱讀

神奇的項圈

(一)

放學的時間已經過了很久,但四年級三班教室里的燈光還亮著。學校里已經沒有什么學生了,因為六點鐘的動畫片馬上就要開演了,誰還會在學校里耽誤工夫呢?

可是有一個孩子還沒有走,今天班主任老師給他下達命令,不寫完作業(yè)就別回家。這不,他正委屈地坐在自己的課桌前,愁眉苦臉地寫著作業(yè)。

他叫彭鵬,是星星小學四年級三班的學生,他的作業(yè)已經連續(xù)七天沒有合格了,這不僅打破了自己創(chuàng)下的連續(xù)五天作業(yè)不合格的紀錄,而且也把班主任的耐心給考驗到了極限。所以今天老師下命令讓他寫完作業(yè)再回家。

其實彭鵬自己也是一肚子苦水,他覺得自己每天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可是每天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寫作業(yè)、游戲、看電視、復習功課、幫媽媽做家務、鍛煉身體……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他親自完成,這對于一個10歲的孩子來說,的確太不容易了。

(二)

好不容易寫完了作業(yè),天已經完全黑了,他急匆匆地往家里跑去,因為今天是他一直關注的動畫片的最后一集,所以一路上他跑得飛快。

“砰”的一聲,他推開了家門闖了進去。巨大的聲音把正在廚房里做飯的媽媽嚇了一跳。媽媽以為是強盜闖進來了,急忙拿著鏟子跑出了廚房,看見彭鵬像一陣煙一樣,沖進了客廳,用最快的速度打開了電視。這時動畫片的片尾曲響了起來,節(jié)目結束了。

彭鵬難過得在屋子里放聲大哭,媽媽和爸爸急忙跑過來問:“怎么啦?怎么啦?是不是又被老師批評了?”

彭鵬哭著說:“為什么每個人都跟我過不去,為什么我想做的事情一件也做不了呢?”

爸爸聽了以后,哈哈大笑,說:“就這點事啊,好辦,明天我就給你帶一個好幫手來?!?/p>

彭鵬半信半疑地問:“真的?”

爸爸拍著彭鵬的頭說:“那當然,你看爸爸什么時候騙過你?”

聽了爸爸的話,彭鵬破涕為笑。

(三)

彭鵬的爸爸是一個著名的發(fā)明家,研究出了許多科技產品,獲得了無數(shù)的獎狀和證書。為了實現(xiàn)對兒子的承諾,爸爸連晚飯都沒有吃,一頭鉆進了實驗室,科研開始了。

彭鵬和媽媽正在餐廳里吃飯,卻聽見爸爸的實驗室里不時傳來一陣陣爆炸聲。

彭鵬擔心地問:“媽媽,爸爸在干什么呢?”

媽媽一邊給彭鵬夾著菜一邊說:“還不是幫你想辦法?”

彭鵬又問:“爸爸能想出來嗎?”

媽媽肯定地說:“當然,你爸爸什么時候讓你失望過?”

彭鵬想,媽媽說得也對,因為爸爸確實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他還記得小的時候他不會游泳,膽子又小,一見水就怕得大哭。可是爸爸為了讓他學會游泳,特意為他設計了一個游泳機器人。機器人的身體是用有很大浮力的海綿做成的,要下水的時候,先把機器人的四肢和自己的四肢固定到一起,然后打開開關跳下水去。這樣機器人的四肢帶動著他的四肢進行正確的劃水,而海綿的浮力也不會讓他沉下去。漸漸地,機器人四肢在他不注意的情況下停止了工作,而他還按照原先的動作繼續(xù)滑水。海綿的浮力漸漸消失,而他卻已經可以自在地漂浮在水面上了。這時,機器人完全脫落,他的游泳技能也就練成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