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蔽日下,陰影無處可留而遷移無蹤,只剩一片索然無味扁平的灰,差異的間隙被填平,生命的形式活動力被壓抑,再無法脫離背景世界的束縛。也因為顏色、紋理、質(zhì)感此時此刻已無力參與差異的擴大與生成,同質(zhì)單一性便蔓延開來。陰影依附于光而存在,陰影與光有著相互映襯的共存性。影子的消失,即深度的退卻與扁平無盡的灰之降臨。
你給光線一個形狀,光線將還予你更多形狀 但影子須有立足之地。陰影賦予空間明暗的交疊。在明暗交纏中,深度在視覺與心理向度里擴張,人從真實的空間層次中衍生出認知心理的空間層次,因為后者并非與前者保有一對一對應(yīng)關(guān)系,而是折疊的糾纏。于是,在物理尺度上有限的空間便能生出延伸擴張的多重性,也讓多樣的豐富性成為可能。陰影以明暗交替形態(tài)在路易·康(LouisI.Kahn)設(shè)計的菲利普??巳貙W(xué)院圖書館(PhilipsExeterAcademyLibrary)走廊漫生,當(dāng)人行走其間,轉(zhuǎn)入四分之一圓弧梯,拾級而上,非但不是侵入一個完整幾何空間,而是在視覺、觸覺等感官心理上,共同參與著奇妙的轉(zhuǎn)換,進入另一更豐富的前奏生成。
門的存在并未阻斷心理感知與空間轉(zhuǎn)換的交疊進行,反而強化了觸覺的參與,亦在此刻開始另一空間與心理的遞變。半月狀的弧形樓梯在一片深暗前,透過光與影的灑落,顯現(xiàn)其仿效白色希臘帕提農(nóng)神廟(Parthenon)的目標與深暗內(nèi)里的擬似形象,再加上身體步升動作的參與,某種莊嚴的心情便衍生而出,在跳入相對深暗、充滿“空”的覆頂內(nèi)庭之際,莊重之意被抽離轉(zhuǎn)化出來,參與了空庭的崇高意象。
這是陰影空間的深沉,在菲利普??巳貙W(xué)院圖書館里似乎無用的、預(yù)留其剩余性的中心方體之空,奇妙地教人達到了無限的感官邊界及心理上的飽滿。有限尺度的虛空空間,此時此刻被無限地擴大了?;蛟S,此即為所謂的空間精神向度(相隨于人心而生)。無限在有限中生成,有限尺度的無限延伸。人類感官認知的升華(精神化)在實際存在的物質(zhì)空間里,找到了自身那一時刻的駐所而加以呈現(xiàn)。(這不就是人心欲想另一更大空間向度的可能所在?。?
時間借著影子停留在空間向度里。影子也量度了時間在空間中的長度。在位置交替的陰影里尋覓季節(jié)的蹤跡。層層交疊的葉綠在明暗的顫抖中留下風(fēng)的痕跡,風(fēng)也在這時被眼睛捕捉住,雖然窗戶閉鎖,身體觸覺卻誘生著溫度感,冷起了一絲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