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節(jié):三個逃跑時間(2)

教會孩子愛護(hù)生命 作者:王大偉


這個問題怎么解決?我就給她出個招,我說:“那你就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給她講講童話故事吧?!?/p>

有一只小獅子叫萊恩(獅子的英文單詞是lion),還有一只小豬叫皮克(豬的英文單詞Pig)。萊恩愛說話,它有個外號叫“都知道”。皮克呢,不愛說話,它有個外號叫“不知道”。這小哥倆上學(xué),走著走著,路上碰見一個白胡子老頭。老頭就問獅子,說:“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這個萊恩就說:“我叫萊恩,9歲,我爸爸是獅子王,在非洲。”萊恩愛說話,什么“都知道”,耍小聰明,這是不行的。老頭又問小豬皮克,說:“你叫什么呀?”皮克是什么都“不知道”,想了半天憋出一句話來:“我爸還沒給我起名字呢?!崩项^拿出兩塊巧克力來,一塊給了小獅子,一塊給了小豬。小獅子拿過這巧克力就“吧嗒吧嗒”地吃了,哎呀,真香??!小豬也饞得想吃,但還是忍著沒吃,說:“對不起,我有糖尿病?!彼讨鴽]吃那個巧克力。結(jié)果小獅子被老頭騙走了,運(yùn)到非洲去了,成了馬戲團(tuán)里的獅子了。這個小豬呢,在家里頭活得很高興,最后長成了一只大胖豬。記者就采訪小豬,說:“小豬啊,你怎么這么幸福啊?”小豬就說:“大森林小木屋,舒舒服服小胖豬。”記者又問:“那你這么舒服,有什么訣竅???”小豬就說:“Say no to stranger.”(不和陌生人說話。)

給孩子講這個童話,讓他知道世界上處處有大灰狼,但是也沒有在他心里真的留下大灰狼的影子。這樣不是更好嗎?

中國媽媽習(xí)慣于對孩子呵護(hù)備至。所以,在遇到災(zāi)難時,中國孩子更多地依賴父母而不是自己。而父母們又習(xí)慣性地將希望寄托在警察身上,其實(shí),在遇到事情時首先應(yīng)該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自警自救的能力上。

希望我們中國的父母們在看到這里面所講的內(nèi)容后,能夠早一點(diǎn)對自己的孩子放手,給孩子多培養(yǎng)一些獨(dú)立做決斷的能力。這樣在碰到問題時也能夠臨危不亂,盡可能地讓孩子為自己贏得機(jī)會。

本書精彩部分已為您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關(guān)注騰訊讀書頻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