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工作就像芭蕾舞:既標準又完美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在經(jīng)過短暫的放松之后,他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討論。
博士拿出了一篇文章,交給羅琳,說道:“我這里有一篇文章,是我的老師克勞士比先生送給我的。這篇文章他已經(jīng)珍藏了多年,而我也一直保留著它。我想羅琳和我對這篇文章都非常熟悉,弗蘭克、保羅,你們也不妨聽一聽。羅琳,你來把它讀一下吧?!?/p>
羅琳接過那篇文章,竟是胡適先生的名作《差不多先生傳》: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雙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兩只耳朵,但聽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于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細密。
他常常說:‘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時候,他媽叫他去買紅糖,他買了白糖回來,他媽罵他,他搖搖頭道:‘紅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嗎?’他在學堂的時候,先生問他,‘直隸省的西邊是哪一?。俊f陜西。先生說,‘錯了。是山西,不是陜西?!f,‘陜西同山西,不是不差不多嗎?’
后來他在一個錢鋪里做伙計,他也會寫,也會算,只是總不精細。十字常常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掌柜的生氣了,常常罵他,他只是笑嘻嘻的賠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嗎?’
有一天,他為了一件要緊的事,要搭火車到上海去。他從從容容地走到火車站,可惜遲了兩分鐘,火車已開走了。他白瞪著眼,望著遠遠的火車上的煤煙,搖搖頭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還差不多??墒腔疖嚬荆疵馓J真了。八點三十分開,同八點三十二分,不是差不多嗎?’他一面說,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總不很明白為什么火車不肯等他兩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