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 第三狀態(tài)的由來(7)

情商決定一生:帶你了解情商提高情商 作者:竇勝功


(4)考試焦慮癥

應試教育和文憑主義可以延伸到“考試焦慮癥”,考試焦慮癥是典型的東方癥狀。社會重視學歷的假象以及父母的急功近利,傳統(tǒng)的“考狀元”心態(tài),構筑出一條無限延伸的射線:原本只是一種學習的評量卻變成決定一生的方式;原本可以是活潑的戶外教學卻改成一張張的測驗試卷;原本是有趣的社會實踐與觀察,卻變成了一種沉重的家庭作業(yè);原本是一個月或半年一次的考試,卻變成每天考幾次……

考試之所以這樣令人緊張,是因為考試在這里代表了鼓勵與獎賞、有望與無望、能上與能下、成功與失敗、能不能光宗耀祖。這種學生沉重的責任,變成了包袱讓大多數人承擔,尤其是讓孩子來承受。

學校中考試焦慮的孩子首要癥狀是失眠,他們因為精神的過度緊張,常常是似睡非睡地度過幾年、幾十年,多數孩子需要到考完大學才能免除這個噩夢,而少數的孩子則轉為終生的心理疾病。其次的癥狀是注意力無法集中、驚悸或夜里做噩夢。

(5)失業(yè)癥候群

近十幾年來,在中國下崗、失業(yè)也如同其他新事物一樣浮出了水面,而且人數越來越多。研究資料認為,失業(yè)與許許多多的心理問題有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失業(yè)的人即使有補貼或社會保險,但還是難以從容地支付每天的開銷,心情自然不會愉快。失業(yè)與自殺、肝硬化、精神病、心臟病的關系,早已得到實證。國外的研究發(fā)現,失業(yè)率增加,心理問題就會顯著增加。一切變化,都可以從最深層次的經濟上找到原因。經濟問題的沖擊,對中青年人的影響無與倫比。心理學家發(fā)現,35~54歲的男人,是最無力承受經濟沖擊的年齡層,失業(yè)對他們的影響也最大。

發(fā)展變化的中國,在創(chuàng)造了經濟奇跡的同時,由于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體制的改革,使一大批人員下崗、分流、失業(yè)。結果是,失業(yè)的人變得心理沮喪,顯得很無助無奈,容易反彈,凡事難以心平氣和,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恨他人不公、有眼無珠,難以正確面對失業(yè),從而開始了起伏的人生。

(6)信息爆炸恐慌癥

在幾年之前,人們可以坐在電視機前了解當天發(fā)生在世界每一個角落的大事,以至于我們似乎對美國的情況比自己很少去的某個都市都更加熟悉。現在,更多的新潮人士只需坐在電腦前,用一個調制解調器,接一個鍵鈕,就能隨時知道紐約的張家長李家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